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梅群畅谈同仁堂发展经验:做长久比做大做强更重要

(2011-02-06 23:51:39)
标签:

转载

分类: 中医药

梅群畅谈同仁堂发展经验:做长久比做大做强更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 09:14  中国经济网

   主持人:何振红

  

  嘉宾:北京同仁堂(30.65,0.26,0.86%)集团公司总经理梅群

  主持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北京同仁堂集团依然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对于一家有着340年历史的企业,这意味着什么?

  梅群:这份答卷让我们欣喜: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利润突破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继续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的水平。细心的人会发现,同样是两位数的增长,利润增幅高于销售收入增幅,这说明企业运行质量越来越好。  (股份公司收入29个亿, 利润大概2.7左右, 截止到2010年Q3, 机会在于未来的资产注入, 但是看不到管理层有这些想法)

  比销售和利润增长更让人高兴的是,北京同仁堂海外市场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进出口贸易并举,研发、生产、批发、零售一体的完整的市场体系。去年,北京同仁堂出口创汇2544万美元,增长10.28%,继续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海外零售终端达36家。

  从北京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中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企业做长久比做大做强更重要。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北京同仁堂主要经济指标仍然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且效益增长高于销售增长、出口实现新突破,足以证明北京同仁堂搏击风浪的能力日益增强,朝着做长久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主持人:您认为企业要做长久,关键靠什么?

  梅群:对于北京同仁堂而言,企业做长久最关键的是质量,340年如一的产品质量。有人形象地说,如果把北京同仁堂340年的历史浓缩一下,就会发现只剩下两个字:产品;如果把“产品”二字再浓缩一下,剩下的就是“质量”,是质量塑造出了同仁堂这样不朽的金字招牌。

  “炮制虽繁必不敢少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北京同仁堂的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北京同仁堂的自律。古训和自律,是北京同仁堂340年来形成的文化宝藏,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北京同仁堂340年一贯的质量追求和质量保证,构筑起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我注意到,这些年北京同仁堂建了药材基地,开设中医院,建立研究院,还涉足了不少新领域,在快速发展中同仁堂是如何保证质量的?

  梅群:作为中国医药(15.04,-0.07,-0.46%)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具有良好的快速扩张条件,但我们的发展步伐一直十分稳健。公司董事长殷顺海始终坚持这样的信条:速度服从质量。他强调,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只有发展质量好,企业发展根基才扎实,发展后劲才足,才能既做强又做长久。

  近年来,按照“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战略目标,北京同仁堂构建了现代制药(17.64,-0.11,-0.62%)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形成了十大公司。去年,健全和搭建了中医院医疗平台、研究院科研平台、教育学院培训平台、“金字塔”人才平台、原料采购平台,加上正在建设的药材前处理平台和已建成的商业零售终端平台、海外统一出口平台、上市融资平台、博物馆文化平台。这十大公司、十大平台的架构,不仅是北京同仁堂战略目标的具体化,而且互为支撑,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新格局,优化了发展质量。

  主持人:去年北京同仁堂命名了中医药大师,命名了20名特技传承师,这对同仁堂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梅群:人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撑,对于像北京同仁堂这样的中医药企业尤为如此。命名中医药大师和特技传承师,是“金字塔”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拜师会,20名特技传承师共收徒弟57名,还新聘各类人才97人,使“金字塔”人才总数达到了570多名。

  主持人:最新消息说,北京同仁堂正积极竞标基本药物配送权?

  梅群:这是一次机遇。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药共102种,北京同仁堂拥有其中的42种,我们抓住国家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契机,正积极参与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和配送权的竞标。

  如果能够如愿,北京同仁堂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给我们描述一下北京同仁堂的发展前景?

  梅群:按照规划,到2015年,北京同仁堂将把现有的1000多家零售及医疗网点扩展到2000家,新产品研发上市300种(包括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销售收入将达200亿元,利税26亿元,实现翻番目标。

  今年,北京同仁堂将建成中药材前处理基地,启动建设面积13000平方米的商业大型旗舰店项目;3年内,投资5亿元的健康产品生产基地建成并投用,投产后每年生产保健食品、食品及传统参茸类滋补品等近千种;计划在北京大兴区建设具有2万吨仓储、5万吨吞吐配送能力的物流配送中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与全国100家重点中医院合作建设同仁堂特色中药房,预计每年开设20家,5年内力争达到100家。

  产品研发依然是北京同仁堂的重头戏。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家级复方药物研究中心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的科研力量。利用独有的全成分原料中药材中间体高科技工艺提取技术及高科技生物酶解技术,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料中药材天然活性成分条件下,共同研发12个功能性保健食品。

  (责任编辑:王姣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资同仁堂最大的风险在于没有看到其管理层把股份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而他们的重点都在集团的发展. 其年报披露信息很差. 两个大头在香港上市的同仁堂科技持有股份. 是否在等待进一步的股权激励?

同仁堂股份的第一把手顾海鸥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尽量没有任何媒体宣传和报道, 相当的奇怪.

 

 

 

0

前一篇:金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