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栅格的力量-倒金字塔效应

(2010-11-24 09:13: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栅格理论
  倒金字塔管理法最早由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SAS)总裁杨·卡尔松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形成大量的航空公司巨额亏损,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亦未能幸免,年亏损2000万美元。在这危难时刻,公司董事长任命年轻的卡尔松为总裁,3个月后,卡尔松向一切员工公布要实行一个与传统治理形式相悖的治理方法,即采用“倒金字塔”式的构架来停止现场治理。在卡尔松采用新的治理方法一年后,北欧航空公司盈利5000万美元。这一奇观般的效果顿时在世界治理范围引起惊动,并被冠名为“倒金字塔效应”。
  传统治理形式:最上层:决策者,总经理;中间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最下层:一线员工,也叫政策的执行者。 
  “倒金字塔”构架是:最上层:一线员工,也叫现场决策者;中间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最下层:总裁,也叫政策的监视者。
  “倒金字塔管理法”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一旦受到信任与重视,就会为企业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就会使自己甚至使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倒金字塔效应,是一种管理学与经济学现象。从客观上讲,倒金字塔效应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客户,只有基层员工可以亲密接触。企业只有依赖基层员工与客户形成一对一强耦合,才会强化企业相对竞争力。如果,熟悉实际情况的现场决策者都不能更好的决策,高层决策者又凭什么有能力决策?
  
现实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官僚主义横行。企业忽视组织机构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作用,导致金字塔结构中最基础的力量无法全力发挥,形成组织机构战略管理的南辕北辙。
  倒金字塔效应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这种基础机制的建设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是层状结构,总行、分行、支行一层层权力下放。表面上看来,这种结构很倒金字塔。存贷业务,皆来自于基层支行,应该是管理效率很高的方式,实则不然。问题出在,管理、监督职能的弱化。单纯的层状组织机构,会促使形成块状管理结构,缺乏协调统一性,是典型的各自为战。
  矩阵管理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垂直整合的优势。
  将
业务从垂直方向进行事业部整合,事业部专注于业务领域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发,从流程管控上强化业务管理。基层员工管理上归属于传统的块状、业务上归属于垂直的事业部,这样会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作用。
  
矩阵式管理方式,有利于扁平化管理架构,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员工的基础作用,强化企业的自适应性。矩阵管理的基础条件是现代化的流程管理制度与信息管理,这种管理上的飞跃,必须依赖强大的信息化工具。
  目前,国内在商业银行领域,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机制体制原因,只有民生银行完全实现矩阵式管理结构。即使,招商银行,都无法全面推进事业部制改革,更别提彻底进化为矩阵式管理模式,全业务流程化银行。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上的落后,从长期看,会严重制约招行的发展。中国,所谓的银行业务同质化,根本就来源于此!  
  
中国平安、苏宁电器,都是典型的矩阵式管理方式。李宁,正在实施矩阵式管理改革。服务行业,必须完成矩阵式管理进化,否则,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玩过帝国时代的朋友都知道,封建时代可以展开封快进攻,使对手无法积累足够资源升级到城堡时代。高手,往往会在封建时代就大开杀戒,最激烈的对攻会一直拖到总人口上限。但是,这不能本质上阻挡城堡时代、帝国时代的到来。除非你被对家灭掉,谁抢先升级到更高级的时代,谁就有能力升级更多的科技、兵种,产生更强大的生产与攻击能力。经济管理和帝国时代这款经典游戏的道理是一样的。谁抢先升级到更高级的组织机构,拖得时间越久,越容易积累先发优势,战胜强敌。
  机制与观念的差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距。这,是一切胜败的源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