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020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栅格的力量-巴普洛夫联想

(2010-11-12 09:50: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栅格理论

  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从他那条著名的狗身上得到验证的。

  巴普洛夫和他著名的狗实验:先摇铃,然后给狗吃肉,反复多日,摇铃狗现,还流口水。条件反射是需要通过重复来增强的,如果长时间不进行训练就会弱化,最后这个条件反射就消失掉了。

  巴普洛夫联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学原则。如果人们说了你确实不想听的话,你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抵触情绪。如果人们说了你喜欢听的话,你会自然而然地生出高兴情绪。我们,必须训练自己摆脱这种反应。如果,你不加以注意,你就很可能会陷入巴普洛夫联想。

  

  人这辈子,就是活在巴普洛夫联想中,我们都是巴普洛夫的狗。

  我认为,基本的心理学和哲学素养,是必须具备的。心理学,是最值得学习、研究的学科。

  巴普洛夫条件发射,是每个人都熟知的现象。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一次次被这一基本心理效应所控制,无知的走向盲从。

  从我个人的投资经历来说,我就像巴普洛夫的那条狗一样,一次次被忽悠,还流了一地口水。

  消息,传说中成功的内幕消息,从要好的朋友那里得到,悄悄地潜入到我的脑子里,和我的认知系统形成自反馈,并且指导了我的行动。我,稀里糊涂的在大盘4000点以上,买入了三房巷、经纬纺机、马钢股份。这纯粹是最基本的错误,完全是一只被忽悠的巴普洛夫的狗。亏损的现实,促使我开始思考。人和狗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善于思考。所以,听消息这种低级的条件反射方式,在我这里被理性避免了。

  学习,传说中的大师,侯宁、叶荣添、封起,太多了。看空、看多,看得是稀里糊涂。利弗莫尔、索罗斯,层出不穷。学习、思考,不等于就不是巴普洛夫手里那条狗。一个个神奇的传说,鼓励着我一步步的从技术分析、趋势分析,走向价值投资。口水一地,奋勇向前。最经典的就是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的顽强自学,甚至,幻想着自己能到高校系统深造。一个个虚拟的假设、伟岸的形象,不断在忽悠我,让我变成巴普洛夫手里的那条狗。最搞笑的是,疯狂的学习与账户里呆着不动的泸州老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啥也不干,竟然比无数理论策略都有效,这是为什么呢?理性,再次促使我思考。人和狗的区别,再次发挥作用。

  慢慢的,我从看到飘红就兴奋,进化到,看到飘绿就兴奋。再从,看到飘绿就兴奋,进化到,看不到红和绿。投资者应该尝试一下将上涨和下跌设置成同样的颜色,因为,色盲对投资很有效。交易心理,越来越淡,离投资的本质就越来越近。

  现在,不看股评,不看新闻联播,甚至,连新浪新闻都很少浏览。因为,海量信息,对于不够客观的思维体系来说,摄入的越多,越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形成误判。逛论坛、看博客,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至少,这些信息有血有肉。被公开加工过的信息,其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实在是太低。时间久了,就慢慢理解了芒格所说的那种境界:阅读海量信息,用栅格系统过滤,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进行思考。客观、理性,是获取信息养分的前提。

  当客观与理性慢慢建立之后,感性的条件反射式的动物本能,就日益减弱,逐渐丧失。

  从本质上讲,真正的投资者,只应该崇拜真理。即使,上帝在摇铃,我们也要学会拒绝。所谓,跨学科式思维模式的建立,其实,主要是为了让投资者有能力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将人文主义与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更贴近客观本质的认知体系,成为有能力牵着巴普洛夫那条狗的人。

  再去看广告,你还会被忽悠么?栅格的力量-巴普洛夫联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