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的力量-长尾理论
(2010-11-10 14:51: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理论 |
长尾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长尾理论,实际上是巴莱多定律的一个变种。
巴莱多定律,揭示了经济生活中的二八法则。
传统产业,对20%畅销产品,带来80%的市场份额,更感兴趣。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企业,可以依靠特殊的运营模式,从庞大的80%产品中获得高利润。这部分产品市场,如同长长的尾巴。
谷歌、亚马逊是长尾理论的收益者。对于那些虚拟产品,尤其是存储、销售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长尾理论尤其具有强大的威力。长尾理论的要害是,热门与冷僻产品的单位营销成本必须相同或接近。
例如:音乐下载、视频下载、彩铃下载,这类产品不存在更多的存储、销售成本。冷僻的、不广为人知的产品,往往会在简易的浏览、检索模式下被客户发现,并选择买入,成为不可忽视的销售市场。
网络书店,也是长尾理论发挥威力的领域。
特别冷僻的书籍,在现实的书店中,很难生存。但是,网络书店可以提供简洁、便利的浏览、检索方式,使得销售成为一种无差异体验。卓越亚马逊、当当这些经营网络书店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充分发挥长尾理论的优势。就我个人来说,我就买入过不少很冷僻的书籍,大多在新华书店无法买到。但是,在网络书店却可以检索到,很方便的买到。
淘宝网,也是长尾理论的一个成功应用案例。在网上开个人网店,销售各种各样产品,甚至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产品。这种新型营销模式,成功的基础就是长尾理论。淘宝网,大量的成交量都来自那些不为人熟知的网店。虚拟世界,拉近了消费者与商家的时空距离。
苏宁易购,挺进互联网B2C领域,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会对传统营销渠道造成冲击,其实不然,这里有认知误区。网购群体和现实中到网点消费的群体,并不重合。不习惯网购的消费者,是不会到苏宁易购和京东这些网站购物的。习惯网购的消费者,是不会到苏宁实体店购买产品的。苏宁易购,可以吸引网购这部分消费者,分享这部分市场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苏宁易购可以充分利用长尾效应,将很多无法在实体店推广营销的冷僻的品牌产品、百货产品,在网上销售,获得经济效益。
苏宁,同时占据巴莱多定律、长尾效应,这种现象是非常少见的。
沃尔玛、苏宁,这种零售连锁企业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客观规律造成的必然。这种必然,是基于多重模式叠加所形成强大的爆发力。或许,这就是芒格所说的“lollapalooza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