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的力量-生态平衡
(2010-10-23 08:32:35)分类: 栅格理论 |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也不会由于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是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下降。
当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变得非常简单的时候,任何外力(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引起这个生态系统发生剧烈的波动。
小说《狼图腾》讲述了一个草原上狼的故事。
狼、黄羊、田鼠、牧草之间是一个维系了千百年的生态平衡系统。由于,人类的介入,让草原生态系统中多了一个外力。人类为了保护自己饲养的羊群,围剿狼群,至使黄羊、田鼠的天敌消失,他们肆无忌惮的啃食牧草,最终让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整个生态系统破坏。
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非常简单、脆弱,狼这个物种的锐减与消失,造成了整个生态系统失调,至使生态系统稳定性迅速降低,甚至整个消亡。
生态平衡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在商业系统中依然适用。
还拿苏宁、国美、京东为例。
苏宁、国美的崛起,造成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汇集到供应链环节。下游供应商的产品、资金大量汇集到苏宁、国美手中。国美文化狼性十足,造成供应商怨声载道,甚至像格力这类厂家不惜和国美决裂,自行建设销售渠道。产业链中,某一个行业过于强势,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动荡,这种情况是不会持久的。最终,必然整个产业链处于动态的相对生态平衡。
京东的崛起,即使苏宁、国美根本不理睬、不参与网上销售业务,本质上也不会造成实体销售网络消亡。因为,整个产业生态系统中,需要实体销售渠道环节。厂家的产品差异性体验必须通过实体销售渠道与顾客之间形成客观的客户体验。厂家,也不会坐视网购迅速崛起,替代实体销售渠道挤压厂家利润空间,最好的选择就是维持网上、网下销售渠道平衡。最终,网上、网下销售会维持一个相对动态的生态平衡。任何试图消灭产业链中一环的努力,最终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消亡。
在美国、韩国,网购市场份额只占据不超过30%,充分说明了零售市场在网上、网下销售中的动态平衡。
生态平衡理论思维模式,是投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栅格之一,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
人们,往往对迅速扩张、成长的新鲜事物,有着盲目的乐观倾向。其实,现实往往并非人们所想象,系统的复杂程度远非仅凭我们主观感觉就能够清晰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