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欺欺人与实事求是

(2010-09-13 08:22:15)
分类: 投资札记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两则寓言故事,看后一笑,笑那愚人可笑。这等自欺欺人之事,无比可笑,似与我等很遥远。但是,客观现实,却不是这样。

  自欺欺人这个成语,出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自欺欺人,是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这个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成语,是最典型的知道无法做到、知行无法合一的例子。

  自欺欺人的反义词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实事求是,就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我们,一生都徘徊在自欺欺人与实事求是之间。这就是,现实。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曾经有过自欺欺人,我们是否能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寻找事物内在的本质,就是遵循自然界的法则,就是符合天道。如果,你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并能知行合一,你还会担心在资本市场无法驰骋,在现实生活中沉沦而无法自拔么?这一切,就从不要自欺欺人开始。

  一切的成功与失败,都在实事求是与自欺欺人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