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理财股市行情股票 |
宏观经济数据公布
国家统计局发布会今天下午2点50已经召开,机构在收盘前拿到数据。在这里,把国家统计局的结论告诉大家:“今年第一季度国家运行得很平稳”
以下是部分实录:
[李晓超]: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下面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李晓超]:1、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粮食播种面积略有扩大。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6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连续4年保持增加。其中,夏粮面积2660万公顷,早稻面积605万公顷,秋粮面积7345万公顷。目前,夏粮产区苗情较好,全国一类苗比例47.4%,比冬前增加2.3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3月份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19.6%,加快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5.6%,加快0.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等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5%和14.8%;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十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2%、53.7%、43.0%、44.4%和30.8%;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移动通信手持机等电子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1%和35.3%;汽车增长22.3%,其中轿车增长32.1%。
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5大行业为钢铁、电力、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8.4%。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关于节能降耗,从目前来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节能降耗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工作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但也应该看到,节能降耗的任务还很艰巨。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耗能大户仍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这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6%,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2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3.4%,电力、热力的生产工供应和供应业增长40.5%。
15:48:39
关于今天发布会推迟,非常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爱护,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的重视。这次发布会安排在今天发布,确实比年初我们公布的时间推迟了一天。这是一个正常的安排,因为在年初我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发布日程表中,除了公布统计数据发布日期外,还在注释中说明,发布日期只是初步的安排。另外,我也仔细查了一下,在国家统计局举行过的发布会中,既有提前的,也有推迟的,如去年3季度的发布会就提前了好几天,2004年3季度的发布会就推迟了。
是不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就过热了呢?我注意到,目前认为当前经济出现过热的看法,主要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这一个指标做出的判断。但经济是不是过热,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对其判断就需要综合的进行考虑。至少还有两个指标需要关注,第一,价格指标;第二,这种快速增长是不是造成了物资支撑的紧张,否则判断就难免有失偏颇。
15:52:29
我们首先来看看价格指标。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上涨,一季度上涨2.7%,3月份当月上涨3.3%,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食品价格上涨1.5%的翘尾因素,1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二是看看物资的支撑情况。经过近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不仅有较为充足的物资供应能力,有些还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当前煤电油运形势较为平稳。
关于股市,既是大家的共识,也为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证明了,股市是有起有伏的,有过快上涨的时候,也有过快下跌的时候,我想“起伏”就是股市魅力所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虽然大问题都一样,但是在不同时期还是有区别的,表现出来的特征不一样,原因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随着形势的变化、随着原因的不同,要逐步加强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
至于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不是会出现硬着陆的问题,过去近三十年,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套如何调控经济问题的经验和办法。比如,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我们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而是微量、小步、频调,目的就是防止经济的硬着陆。加强完善宏观调控,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还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