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存款准备金再次上调?
中国人民银行5日(周四)下午17:19宣布,将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是央行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采取的最新举措,旨在控制由此造成的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自去年六月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了10.5%
启明点评:
1.方式上:上调本身属于目前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过热的调控手段,效果弱于加息。
2.本质上:调控的本身说明了目前的货币流动性较强,是钱多的结果,不是钱少。
3.影响上: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会影响到银行的放贷,对于普通投资者进入股市难以起到降低的作用。
4.时间上:这次的时间没有放在周末,也反映了政府对于资本市场的关照。
5.反映上:这次的突然调控在我们的市场上没有发生提前的明显反映,股市反而是连创新高,对此我们认为影响不会特别大!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经过13次调整:
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
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上调至12%。
1988年9月,从12%上调至13%。
1998年3月21日,从13%下调至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至6%。
2003年9月21日,由6%上调至7%。
2004年4月25日,由7%上调至7.5%,并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2006年7月5日,由7.5%上调至8%。
2006年8月15日,由8%上调至8.5%。
2006年11月15日,由8.5%上调至9%。
2007年1月15日,由9%上调至9.5%。
2007年2月25日,由9.5%上调至10%。
2007年4月16日,由10%上调至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