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规模大增,持股市值增加约50%,平均仓位却下降近10% 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第四季度报告的披露序幕今日拉开,16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99只基金率先亮相。基金统计显示,截至4季度末,可比的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大幅度下降。与上一期相比,股票型基金持有的市值从269亿元增加到403亿元,而平均仓位则从近乎满仓的86.97%下降到78.75%。 作为去年牛市行情的主要推动力和最大受益者,偏股型基金截至去年年末,依然在股票投资上保持进攻态势,其中有12只股票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达到了90%以上。99只基金中的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距离配置上限只有2%的距离。而在行业上,金融、金属和非金属、食品饮料行业成为99只基金的最爱。 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增长明确的成长股和大盘蓝筹股成为当季末基金持有的重点股票。99只基金交叉持有的股票当中,招商银行、万科、贵州茅台排在前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在高估值时代的应对之策。富国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富国天益、天瑞基金以及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广发聚丰、策略优选基金都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持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长公司作为目前的核心策略。 但在股票风格配置上,基金对于是将大盘股还是小盘股置于核心地位仍存争议。博时主题基金表示,应该重视大盘价值品种的重估投资机会。广发策略优选基金更是提出了加大对龙头股的持有比例和持有时间的“战略替代策略”。而与此同时,却有包括基金裕华、博时精选以及大成财富2006等基金在内的多家基金提出,应该充分关注中小盘成长股的投资价值。 不过,在市场上升动力和主要投资机会上,基金却达成了空前一致,升值和消费升级成为基金公认的市场驱动力,而围绕升值展开的消费服务类行业和金融服务类行业成为几乎所有基金公认的配置重点。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去年4季度末,在已经公布4季报的99只基金的行业配置中,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取代房地产和食品饮料业,成为基金持有的第二大行业,而金融保险业继续排名第一。这再次验证了钢铁股在去年年末强劲表现的背景力量。 造纸印刷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增长率则紧随其后,分别达到环比189.93%和184.64%。不过这两个行业的高增长大部分源于前期持股基数较低,截至4季度末,基金持有上述两行业的市值分别为49亿元和7亿元,尚不足全部持股市值的2%。 相关统计还显示,4季度中,增持金属非金属行业最多的公司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和广发基金管理公司,前者增持该行业22.74亿元,持股市值翻了近6倍。后者增持该行业22.7亿元,持股市值22.69亿元,增长126%。 两家公司增持的重点也不同,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重点增持了宝钢股份,4季度中,该公司旗下基金增持宝钢1.2亿股,期末市值超过10亿元。而广发基金则重点增持了宝钢、武钢和济南钢铁,增持总市值也超过10亿元。 另外,年末的大规模基金营销极大的增加了股票型基金的实力。基金统计显示,截至4季度末,可比的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大幅度下降。与上一期相比,股票型基金持有的市值从269亿元增加到403亿元,而平均仓位则从近乎满仓的86.97%下降到78.75%。 上述看似反常的现象,其实与基金的大规模持续营销有很大关联。统计数据显示,当季度基金股票仓位下降最快的两只股票型基金分别是大成精选增值和博时主题行业。其中,前者的期末资产规模从4.18亿元增加到94.42亿元,股票仓位由92%直落到58%。后者的基金资产规模由7.8亿增长到58亿元,股票仓位由93%下降到65%。上述两只基金均在去年4季度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持续销售。 以上提及的基金规模隐性增长显然值得整个市场高度重视,由于基金持续营销并不在基金发行的统计数据之列。因此,上述资金的入场实际上并不为投资者所关注。而这些“预期外”资金的入场,以及对于原基金既有投资组合和思路的继承,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放大其对原有组合中个股的影响力,成为整个市场热点切换的关键动力。 首批披露季报偏股基金的持股行业分布 行业名称 金属、非金属 造纸、印刷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金融、保险业 木材、家具 房地产业 农、林、牧、渔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 信息技术业 食品、饮料 采掘业 社会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