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形成和听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标签:
教育健康听觉听毛细胞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中期将振动转换成 神经冲动是靠听毛细胞,那么,听毛细胞如何完成转换神经冲动的?
试题:(2020年山东高考题)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解析:据题意,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通过通道蛋白,不消耗ATP,B正确;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听觉的产生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正确。故答案为A。
拓展:听毛细胞转导过程如下:正的蜗内电位和负的毛细胞胞内静息电位共同构成跨过毛细胞顶部膜的电压梯度,耳蜗隔部的运动引起毛细胞静纤毛弯曲,后者通过牵引静纤毛之间的横向连接而使静纤毛离子通道开放,离子(主要是K+ 离子)顺着电压梯度进入毛细胞,引起毛细胞去极化,后者引起听毛细胞释放化学递质而兴奋听神经纤维。
近年来单离听毛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已揭示,钙离子参与毛细胞部分K+ 离子通道的调控,以及毛细胞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