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改变的原因解析

标签:
教育基因突变性状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疑难问题:遗传教学中需要学生回答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改变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带有开放性,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有时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来回答。由于教学中局限性,学生能够回答出来的答案不多,可以适当拓展深度理解。
1.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
例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当U和G相互置换时,不会改变密码子的功能,因为决定氨基酸的还是苯丙氨酸。
2.显性纯合子下的一个基因的隐性突变,在杂合状态下没有引起性状的改变。
例如,在豌豆中,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是显性;若在基因型为DD的受精卵中,有一个D突变为d,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但矮茎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其性状不能表达。
3.由于性状的多基因决定,某基因的改变了,但共同作用于此性状的其他基因未改变,其性状也不会改变。
例如,香豌豆花冠颜色的遗传。当C合R同时存在时显红花,不同时存在时不显红色。所以由ccrr突变成ccRr时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4.发生基因突变的碱基位于基因结构的非编码区或发生在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内含子内,此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仍未改变(但前体RNA改变),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改变,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5.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
例如,由于基因突变使不同生物中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中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肽链的第十七位上是亮氨酸,而小麦是异亮氨酸,尽管有这样的差异,但它们的细胞色素C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6.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例如,dd的豌豆个体突变为Dd,本应出现髙茎的变异,但如果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长成矮茎而不变异。
7.体细胞的突变和生殖细胞的突变有差异。
例如,体细胞的突变不会通过有性生殖遗传到下一代,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到下一代。某开蓝花的植株的一个基因A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植物仍能开蓝花,说出可能的原因,应该考虑发育产生花瓣的原始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