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NA聚合酶的主要种类生理作用

(2019-08-17 11:53:38)
标签:

教育

dna聚合酶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DNA聚合酶的主要种类生理作用
DNA复制示意图

知识拓展:平时比较关注RNA聚合酶,主要是局限于教学要求,其实,DNA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也是值得学习的。参考《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摘录以下内容供学习。

DNA的复制过程在很多生物都很相似,差别仅在于参与复制的酶及蛋白质因子,DNA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它需要30多种酶和蛋白质因子共同作用。

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IIII两种酶负责DNA合成。在真核生物中,DNA5种聚合酶(αβγ δε)参与复制过程。

一、DNA聚合酶的发现

1957年,美国科学家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DNA聚合酶,这种酶被称为DNA聚合酶IPol I)。

1970年,德国科学家罗尔夫·克尼佩尔斯(Rolf   Knippers)发现DNA聚合酶IIPol II)。

随后,DNA聚合酶IIIPol III)被发现。原核生物中主要的DNA聚合酶及负责DNA复制的是Pol III

二、DNA聚合酶总的生理作用

1.聚合作用(主要作用)

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TC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

2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

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

3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

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