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认识高中生物的学科本质

标签:
教育学科本质高中生物 |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
学习感悟:今天上午认真学习了赵占良老师的《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深深体会了这篇文章真正内涵,文章具有丰富理论和实例论述了生物学科的本质。学科本质的了解对学科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总结体会文章的精髓如下。
一、认识到学科本质的重要性
当今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作为一位生物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搞清楚生物学科的本质,因为中学生物学课程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目的是强化学科育人功能。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必须基于对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也就是要弄清楚这个学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它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思维模式下的生命本质观认为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科学思维模式下的生命本质观认为生命有机体是一个自组织、自复制、自适应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二、认识到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
1.教学中重视知识体系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生物学本质上是一门自然科学,同物理、化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相应地,中学生物学课程也就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具有自然科学课程的属性。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2.关注学科的自身特点
生物学不同于物理、化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也就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思想观念的人文性,概念和规律的概率性,思维方式的灵活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地位的领先性、实践应用的广泛性。
(1)生命教育
研究的对象是活的,有生命的,这就注定了研究过程会有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对学生来说无形中就是一种生命教育;也决定了研究的方法是灵活的,思维方式是灵活的。
(2)学科思想
生物学的学科思想最核心的是进化思想和生态学思想。
(3)概念教学
生物学中的概念大多是观察基础上归纳概括的产物,而不是靠数理逻辑的演绎,因此,往往不够精致,不宜作绝对的理解。生物学的概念教学如果忽视概念的实质,只顾抠字眼儿,就不可能把生物课上活,弄不好又把生物学教成“死物学”。
(4)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表现在对概念和规律不作绝对的理解,对事物能作多因素多角度的分析,对问题的求解不过分追求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
(5)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通用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型法等在生物学中同样广泛应用,通过对照实验控制变量、设置重复组、求平均值等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得到格外重视。
(6)实践应用
基于生物学科研究的特殊性,需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科中有许多知识的应用,特别是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