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途径

标签:
教育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疑难问题: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是如何杀伤靶细胞的?教材的图示中分泌的物质又是什么?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和诱导细胞凋亡。
前者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如图)。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图1)
穿孔素又称孔蛋白,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蛋白质。
受到诱导后,穿孔素以单体形式释放后,插入靶细胞膜,形成管状多聚穿孔素(孔道),容许Na+和水分子进入靶细胞, 使靶细胞渗透压改变,最终导致靶细胞溶解。同时,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颗粒酶。
颗粒酶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进入靶细胞后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诱导靶细胞凋亡。
穿孔素还可使一些颗粒分子如颗粒溶解素进入靶细胞内,对胞内感染发挥免疫作用。
2.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图2)
某些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缺乏穿孔素和粒酶,它们通过Fas途径来介导细胞毒性。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FasL(FasL配体)与靶细胞上的Fas结合,使之结合Fas相联的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后者相应地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细胞凋亡。后一篇:免疫学技术-单抗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