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听课(课堂观察)和评课?

(2018-10-18 09:25:14)
标签:

教育

听评课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如何听课(课堂观察)和评课?
课堂观察量表(来自网络)

学习感悟:最近学校的听评课开展如火如荼,如何听评课也是一门技巧,今天学习了赵占良老师的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也学到了听评课需要改进和注意的环节。

一、关于听课

关于听评课,现在比较专业的说法叫课堂观察。我们要把听课活动变得更专业,就要实现从听课课堂观察的转变。需要明确,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观察什么呢?崔允漷教授指出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实施、课堂文化。

怎么观察呢?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和课后交流三个方面。

听课者在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如果不准备,往往收获很有限。

在听课前,应该对这堂课做一些理论的准备。准备阶段的五个确定,确定观察的主题(不一定是这节课的课题,比如观察课堂提问、对话行为或其他主题)、确定内容、确定方法、确定工具和确定分工。

工具包括一些量表,事先要设计好量表;分工好了要确定观察者坐在什么位置观察。如果都坐在后面,便于观察老师的行为,但不便于观察学生的行为。有的听课者如果负责观察老师的行为,那你就坐在后面,如果你负责观察学生的行为,你要坐在前面的角落里。

课上观察,有人提出2+1,即两个记录一个访谈:记录时间、记录细节,最后要有课后的访谈。关于课上的记录,有定性的和定量的两种,大家平时可能多用定性的记录。如果要做课堂观察,提高科学性,定量观察就更可取。定量观察是要预先对课堂上的要素进行解构和分类,然后对特定时间内出现的行为进行记录,比如观察的主题是提问,要把提问解构成若干个观察点:提问的数量、类型、层次,提问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类型,教师候答的时间,教师理答的方式。

例如,问题的类型,可以解构为判断性问题、描述性问题、论证性问题、情感性问题等。老师提问时,你要判断是哪一类问题,然后在相应位置下打勾。提问的方式,是直接点名还是齐答、自由回答,还是举手者答、未举手者答、相互补充?也是在相应下面打勾。提问的广度记录表,就是对学生的覆盖面,把座位位置次序图画在纸上,提问哪个学生就在哪个位置下划勾,一堂课下来提问的广度怎么样就一目了然。教师理答情况观察表中将理答分为几类:记忆性的、目标性的、发展性的、诊断性的,还有压制性的。这个课堂观察表如果设计好了,记录起来非常简便。

也有整体综合性记录的观察表,这是比较常见的,使用比较方便,但比较粗放。

二、如何评课

评课包括评课的内容和评课的方法。评课的内容,有的人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个性、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八个方面对老师进行综合评议。

评课可以注意以下环节:

1、听课可以分组进行

听课小组根据分工各有侧重地评议,各小组要根据分工有侧重地评议,不要都是综合评议老师事先可以分好工。

2、挖掘事实(行为)背后的理论(理念)

要挖掘事实背后的理论,或行为背后的理念,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评课。上升到理论之后就可以影响教师以后的课堂教学,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仅仅这一节课。如开展学生合作学习要看有没有合作的必要性。

3、关注育人价值、生命教育

生物学科更要关注生命教育,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