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密度值(OD值)

标签:
教育光密度值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光程为1cm的比色怀,在570nm处测定光密度值,若光密度值偏低,可以增大光程,光波长不变。如何理解?光程不变,如何改变波长?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光密度值?有哪些应用?
光密度医学上习惯称为吸光度值,检测单位用A值表示, 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 OD=1og(1/trans),其中trans为检测物的透光率/透光值。
光学密度是入射光与透射光比值的对数或者说是光线透过率倒数的对数,如下图所光密度值OD值=lg(I0/It)。
光学密度定义为材料遮光能力的表征。同时也可以用透光率仪测量。光密度没有量纲单位,是一个对数值,通常仅对镀铝薄膜和珠光膜进行光密度测量。
OD值除了在医学上的应用,同时光密度参数应用于检测镀铝膜镀膜层厚度的均匀性;目前市场上有专用的光密度仪-LS117光密度仪,用于检测镀铝膜的镀膜厚度品质。
其次,知道了什么是光密度值,就很容易理解增大光程,可以增加吸收放射光,从而增加光密度值。
那么,波长的改变能不能增加光密度值?
我的理解是,为了增加吸收光的值,可以减小光的透射,频率小的光穿透性弱,波长应该增大。但这样的理解应该还需要考证,据物理老师的说法,还和溶液的成份有关,也就是说,测样品时你需要的光波长,取决于测定溶液的光谱特性,还不能轻率地下这样的结论,需要实验去证明。
总之,如何控制光密度值(OD值)(一般在0.5-0.8范围),一是需要考虑光程(比色怀的厚度),二是需要考虑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