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06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昼夜节律

(2017-10-02 21:29:57)
标签:

教育

昼夜节律

分类: 生物热点和技术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昼夜节律

北京时间10217:30,首先公布了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分别是三位美国科学家霍尔(Jeffrey C.Hall)、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发现控制生理节律的分子机制

一、什么是“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即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随之建立了有规律的昼夜周期,睡眠和醒觉节律就是一例。

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变化。人的体温早晨稍低,白天逐渐上升,到黄昏又高一些。新陈代谢活动,白天分解过程旺盛,晚间则同化过程增强。白天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夜晚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体的肾上腺素含量在白天某一时刻达到一定水平,然后逐渐下降,12小时后再度上升。这些生理变化,一天之中的波动范围是恒定的,周期和时钟相似,又称生物钟。

二、发现昼夜节律机制的简要过程

1984年,洛克菲勒大学迈克尔·杨以及布兰戴斯大学的杰弗理·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殊团队先后独立地成功克隆了per基因。自此,科学家们开始逐步揭开昼夜节律的神秘面纱。霍尔和罗斯巴殊的团队随后发现per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通过抑制自身的表达而产生周期约24小时的表达节律。而杨的实验室则对7000多个果蝇突变株进行分析,在1994年发现了另一个核心生物钟基因Timeless(tim)。 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TIM蛋白,与PER蛋白之间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后来,霍尔、罗斯巴殊与杨进行合作,获得了更多关于生物钟分子调节机制的关键信息。

他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分离出控制生物钟的基因。

三、昼夜节律的机制

在转录因子激活下,per与tim基因不断表达。而随着它们的表达产物PER和TIM蛋白的增多,这两种蛋白结合成异二聚体,在夜间进入细胞核,抑制转录因子转录活性,从而抑制per与tim自身的转录。而随着PER和TIM的降解,转录因子的激活功能在黎明时得以恢复,激活per和tim进入新的表达周期。

从真菌到昆虫、到哺乳动物,生物钟的运作机制本质上都是相似的。

四、相关的试题

(17年海淀区二模)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s、perL、per01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s、perL、per01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h(pers)、29h(perL)和无节律(per01).如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l、2、3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B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昼夜节律 

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pers、perL、per0l出现

B.突变体1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1羽化周期均为24h

C.突变体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羽化周期大约为19h

D.突变体3与2杂交,F1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

解析: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和伴性遗传。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s、perL、per01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突变基因pers、perL、per01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h( pers)、29h( perL)和无节律( per01),根据图中曲线可判断:突变体l为per01,突变体2为 pers,突变体3为perL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多方向性导致pers、perL、per0l出现,A正确;由于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突变体1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无节律,所以突变体1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1羽化周期有的为24h,有的无节律,B错误;突变体2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h,所以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羽化周期大约为19h,C正确;突变体3与2杂交,F1雄性的羽化周期为19h和29h,与野生型24h不同,D正确。

(17年长沙二模试题)人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昼夜节律 

A.垂体细胞也含有PER基因,图2过程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

B.PER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C.图3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右往左移动

D.由图3可知,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AC

解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分析图1:图1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分析图2:图2表示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分析图3:图3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型,因此人体的垂体细胞也含有PER基因,图2为转录过程,该过程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A正确;由图1可知,PER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反馈调节,B正确;图3中,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从左往右移动,C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由图3可知,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ACD正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