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渗透有关的试题分析

标签:
教育渗透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最近名校联盟考试中出现渗透试题,主要可能也是因为前一次选考中出现了渗透作用的试题。其实,这样的试题是以前教学中经常碰到的试题,只不过最近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但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试题(教参中答案还是错误的),也应该引起重视的知识。这其实是涉及渗透压和静水压的问题,属于物理范畴。
(名校联盟考试试题)右图中,A、B、C为半透膜制成等体积的透析袋,分别装有等体积的甲、乙、丙溶液。已知溶液浓度高低依次为甲>乙>丙。一段时间后小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再变化,此时,A、B、C 析袋中的溶液浓度高低依次是
A.A>B>C
分析:由于浓度甲>乙>丙,外面是清水,渗透吸水,A、B、C内的液面上升,液面差A>B>C,静水压A>B>C(方向向下),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改变时,静水压=渗透压,渗透压A>B>C(方向向上),所以浓度差由高到低,A正确。
(必修1教材第59页试题)下图中E、F、G为3个用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E中装有溶液甲,F和G中装有溶液乙。E、F、G三个透析袋的上端分别与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f、g连接。E和F体积相同,G体积较大,三者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起初3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3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请回答:1小时后,右图中能显示f管和g管内液面变化的是哪组曲线?
分析:根据题意,三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丙>溶液乙>溶液甲。那么溶液水势高低顺序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对于E、F、G三个小袋来说,半透膜外侧溶液浓度都大于半透膜内侧溶液浓度,三个小袋都会通过渗透作用向外散失水分,因此,e、f、g三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都会下降。
先比较E、F两个小袋,单位时间内E失水多余F,e>f,再比较F、G两个小袋,虽然二者内含溶液都是乙溶液,浓度大小相同,袋外溶液都是丙溶液,浓度也相同。但是,由于G小袋体积大于F小袋,所以在相同时间内G小袋向外散失水分更多一些,g玻管中液面下降更快,下降幅度比f玻管更大,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