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病毒(Sendavirus)

标签:
教育仙台病毒动物细胞的融合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疑难问题:动物细胞的融合过程中常用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仙台病毒,仙台病毒是怎么样的一种病毒?
仙台病毒最早在日本仙台一实验室分离出来,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直径100~200nm,具有相对坚固的核衣壳,外面包有布满长8~15nm,宽2~4nm纤突的含脂囊膜。
一、基本原理
灭活的仙台病毒无感染力,但有抗原性。
基本原理在于仙台病毒含有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位点,可以促使不同细胞凝聚,最终使细胞膜相互融合。
二、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四个阶段
1.两种细胞在一起培养,加入病毒,在4℃条件下病毒附着在细胞膜上。并使两细胞相互凝聚。
2.在37℃中,病毒与细胞膜发生反应,细胞膜受到破环,此时需要Ca2+和Mg2+,最适pH为8.0一8.2。
3.细胞膜连接部穿通,周边连接部修复,此时需Ca2+和ATP。
4.融合成巨大细胞,仍需ATP 。
三、病毒促使细胞融合的主要步骤
1.两个原生质体或细胞在病毒黏结作用下彼此靠近。
2.通过病毒与原生质体或细胞膜的作用使两个细胞膜间互相渗透,胞质互相渗透。
3.两个原生质体的细胞核互相融合,两个细胞融为一体。
4.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途径,分裂成含有两种染色体的杂种细胞。
仙台病毒除了可广泛用于基因治疗用载体,还可用于构建活载体疫苗。仙台病毒载体在疫苗上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其能够激发较强的细胞免疫,可用于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