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试题设计思路

(2017-03-09 23:13:47)
标签:

教育

高考试题

设计思路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高考试题设计思路

试题研究:最近在命制一些高考模拟考卷,消耗了大量时间,深感命题的不容易。今天看到教育部考试中心杨帆的文章《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对试题的命制还有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摘录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一、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纵观恢复高考40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其设计遵循了以下一些原则:(1)试题的设计体现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如关注环境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念。(2)从国家和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设计试题,如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3)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如生物学科发展快、成果多,命题要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4)试题的编制更加重视教育测量学原理的应用。如命题时更加关注题目的公平性问题,关注地方差异。(5)更加尊重考生自身的成长规律。如试题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使题材、设问和答案相匹配;在综合卷和生物单科卷中设置选做题。

二、试题的设计思路

生物试题的设计思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如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角度出发,生物高考试题的设计思路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即从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选取知识内容,考查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从题干给予的背景材料入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已经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出发,考查学生设计验证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的能力,或对一些实验方案做出恰当评价、修订和补充的能力;从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从免疫学的角度思考如何预防艾滋病,从遗传规律出发思考如何通过杂交实验来培养抗倒伏抗病的水稻品种。

试题要有原创性、科学性、匹配性、简约性等体现。

1.原创性的体现

试题的原创性是指其具有首先创作或创造而非抄袭或模仿的性质,即不是仿造而来的。然而在命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更希望能从“万变不离其宗”的角度来思考原创性,也即形式上变化很多,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这样更真实、更接近命题实际,或者说更具有可操作性。

2.科学性的体现

关于试题的科学性,可以考虑的内容很多,如是否符合生物学的事实和理论,举例来说,“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就是生物学事实;符合教育测量学对选择题、填空题等试题编制的原则性要求,举例来说,“编制填空题时应做到试题中需要填充的部分预留的空白要有一样的长度,避免产生暗示”。然而我们要讨论的则是如何从“模糊”的理念出发来实现试题的科学性。

3.试题设问和答案匹配性的体现

设问与答案之间的匹配问题是生物考试命题尤其要关注的内容,然而做到匹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生命体系中,某一生命现象常常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如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可以是在叶绿体中,也可以是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在生命体系中,叶绿体属于细胞器,植物的绿色部分可能是茎或叶,茎和叶属于器官。若要考查学生关于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问题,尤其是希望学生给出的答案与设问一一匹配时,如答案是叶绿体,就要留神设问的方式,否则学生从细胞器或器官的角度回答都应该算作是正确答案。

还要提到的是,设问与答案之间一配多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在开放性试题中,一个设问可以有不止一个合理的答案与之相匹配。

4.设计简约性的体现

有人说,生物学科是理科中的文科。一种解读是其可以用较多的文字对某些问题进行描述。不管怎么理解这句话,我们认为简约应该是生物命题中需要倡导和捍卫的原则。

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原理、方法步骤、结果预测和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因此描述其常常需要较多的文字。当将某一方案改写成一道实验题时,详细的描述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简化。简化的原则是要保证简化后试题的解题条件仍然是充分的,因此简化的过程是费时的、是需要智慧的。

总之,“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是高考生物命题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能够完整地体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体系,以便于更好地发挥高考的人才选拔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构建,比如构建的有关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不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及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病毒、微生物、动物、植物等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3)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的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等生命活动的本质;(4)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等不同过程的特点;(5)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及实际应用;(6)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除了上述由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外,也包括了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些特有的观念(如进化与适应观念)和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模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