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研磨细胞离心分层情况

标签:
教育离心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中产生的问题: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对离心方法不够熟悉,所以在解答试题时难以理解。再说,学生对微观结构的大小没有概念,因些,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
以前研究过离心方法链接:
尽管这两种离心方法有区别,有时可以共同使用,要看实验目的和要求,差速离心用以分离细胞器,密度梯度离心用以纯化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必要时再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试题1(作业本上的试题,本人觉得此题的分层的获取是值得商榷,因为首先是差速离心技术分离,不会第一次就出现四层。):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的细胞器是( )
答案:A
分析:肝细胞是动物细胞,有CO2生成说明进行需氧呼吸,需氧呼吸分三个阶段及场所是: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场所是细胞溶胶;第二阶段是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场所是线粒体;第三阶段[H]与氧气发生氧化分解产生水,场所是线粒体,故A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B错误;细胞溶胶是需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具体物质变化时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故C错误;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转运的功能,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D错误;故选A。
试题2: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字母)。
(1)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部分。
(2)若要继续分离得到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应选取________部分。
(3)若要研究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应选取________部分。
(4)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P1 (2)P2 (3)P4 (4)S1、S2、P3
分析:如下图所示:(1)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同时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因此P1部分含量最多。(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的形状呈椭球形或球形,存在于P2中。(3)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主要存在于P4部分。(4)能彻底分解葡萄糖的场所是线粒体,它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存在于S1、S2、P3中。
试题3:将鼠的肝细胞磨碎,进行差速离心(即将细胞匀浆放在离心管中,先进行低速离心,使较大颗粒形成沉淀;再用高速离心沉淀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将细胞不同的结构逐级分开),结果如图所示.在S1-S4及P1-P4中,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器应分布在( )
A.S2
答案:C
分析:S2除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A错误;S3为除线粒体、其他有膜的细胞器外的细胞器,B错误;P2线粒体,C正确;P4为核糖体,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