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2016-10-23 16:54:52)
标签:

教育

教育教学模式

黄荣怀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学习感悟:这学期嘉兴市在组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学习,这是第十三五教师培训一项举措,每位教师需要网络课程学习60学分,分三个阶段进行。今天,我通过平台学习了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认真观看和研读。

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当前课堂教学中遇到的4个困境;数学土著对学习方法创新的诉求;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情景分析。

学习后,觉得黄教授的很多观点和分析很有道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反思。例如,课堂教学需要经过四环节,如汲取、表达、分享、联通,需要讨论后再提出问题,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教师传授,学生汲取就可以的传统模式,这仅仅是一个环节。再如,现在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自主、探究、协作的混合式学习,需要信息技术作支撑,特别是讲到了差异化课程内容,这和现在提出的分层教学很有关系。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黄教授对微课方面的推广很有研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正好和我最近阶段在做微课很有帮助,值得学习和借鉴,摘录微课方面的内容,以供今后制作微课更实用提供方向。

一、现代的信息化时代下,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习与教学的层面看,信息技术正在变革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并与之相匹配,管理方式的变革必须服务于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学习者,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怎样生活的和怎样利用网络的。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

1.目前学生喜好的学习方式与学校提供的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表现为教师对新一代学生特征的不熟悉和家长对自己孩子行为的不理解,最普遍的反映是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样专心学习了。

2.新型数字鸿沟将存在课堂内外之间和学校之间,即由学校信息化差异带来的次生数字鸿沟,以前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是由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带来的信息化设施和信息化人才储备不均衡而导致的。

3.教育系统正在变革的浪潮与全社会传统教育思维习惯的冲突。

二、微课的评价标准

微课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记录。在一些微课大赛中,除了要提供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要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从理论上讲,微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2.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包含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视频长度以5-10分钟为宜。

3.它是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制作的,重心不再是教师如何教授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微课制作需要引起关注:

1.将原来PPT文档配音,穿插部分从网上下载的精美图片或视频,通过视频加工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我看到这类微课的流畅性和清晰度还不如原有的PPT文档,难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2.将以前精品课程或视频公开课录制的视频碎片化,把一节课的视频按所谓的知识点切分打包成若干个微课。虽然视频变得短小精悍而适合观看了,演示效果不错,却难以吸引学习者持续观看和学习。

3.把原来45分钟视频讲授的内容,剪辑掉与知识点讲解无关的内容,也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在课堂应用时,组织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布置学生开始做作业。因学生的差异性导致课堂进度难以控制,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4.将普通家教过程中常用的辅导方法录制成视频片段,再找补一些设计理念,升华成典型案例参加评比,形式上与微课的制作理念完全一致,其应用效果也不理想。

学习是否发生是有条件的,包括学习者的身心准备、难度适宜的学习内容、兴趣或好奇心、合适的学习资源等。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的,包括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可能的学习伙伴、学习方式、预设的学习产出或任务等。目前大部分微课的学习情境是以课堂教学自学作为学习情境而假设的,还远不能适应数字土著对学习情境多样化的诉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