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2016-08-07 09:25:09)
标签:

教育

细胞器

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

分类: 选考教学的研究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里约奥运会主体育场

教法建议:利用实例创设情境(必修1教材第40页简答题),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及其分工和协同作用。

一、教学内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2.下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据图回答: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1)参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除此之外,还需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由上述过程可知,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协调配合的。

3.“三看法”解读分泌蛋白的形成

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典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解题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

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内质网面积缩小,细胞膜面积增大。

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3.分沁蛋白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相关结构放射性及膜面积变化分析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1)图1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出现顺序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2)图2和图3分别以直方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

二、典例分析

1.血浆中的抗体是效应B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答案 D

解析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的场所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其加工场所为内质网、高尔基体。

2.下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

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

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

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C

解析 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不是由e内的d提供,而是由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提供的,故C项错误。

3.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A.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

B.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⑥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

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答案 D

解析 依据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推断出甲图中a表示主动转运吸收I-,b表示脱水缩合,c表示加工成熟蛋白质至分泌出细胞的过程;图乙中①为核糖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膜,⑤为线粒体,⑥为具膜小泡,⑦为细胞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场所在核糖体上,A项正确;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B项正确;分泌蛋白加工的场所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同时需线粒体供能,C项正确;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是高尔基体,D项错误。

4.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答案 C

解析 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再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选项A、B、D正确,由分泌蛋白分泌前后对比可知,内质网膜面积相对减小,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基本不变,故选项C错误。

5.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内生命活动变化前后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面积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考2—举例说明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

A.图甲可以表示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前后膜面积变化图

B.图乙可以表示B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前后膜面积变化图

C.胰岛β细胞只发生图甲过程而不发生图乙过程

D.图甲、图乙变化过程可反映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 C

解析 抗体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产生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故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A正确;B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要增殖、分化,增殖的过程中首先细胞体积和细胞器体积要增大,B正确;胰岛β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图乙过程,C错误;膜的融合和体积的变化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三、拓展链接

  蛋白质合成和分泌如何追踪的?

  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去路

  细胞分泌性激素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粗面内质网如何完成合成和加工蛋白质

  对转运小泡、分泌小泡和囊泡的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