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间的传递都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标签:
教育化学突触电突触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教材研究:必修3教材第24页有电突触知识,学习后发现,以后在讲解试题时必须要注意是化学突触的情况下才能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否则会出现科学性错误。
试题: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B
C
D
分析: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不需要形成和释放突触小泡,速度较化学突触快,A不符合题意;兴奋在化学突触传递都是单向的,但是在电突触中的因为是通道起作用,故可能是双向的,B符合题意;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不符合题意;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被有关,D不符合题意。
一、电突触的发现
在无脊椎动物的巨神经轴突与其效应器之间存在电突触,一根轴突的许多分支同时发放冲动,可使所支配的效应器一起兴奋,反应很强。但这种反应的分化较差。以后发现在哺乳动物脑内某些部位的神经元之间也有电突触,但分布不广,在心肌、肝、平滑肌细胞之间,则分布比较广泛。
二、电突触的结构
A是电突触
形态学和生理学实验均证实,所谓电突触或低电阻通道,就是细胞的缝隙连接,在此处,相邻两细胞相互靠近,相隔仅2
三、存在电突触的意义
这种联系的功能意义在于,一群相邻近的细胞可能进行同步活动。近来发现,电突触还可受细胞内某些理化因素改变的影响。
四、存在化学突触的意义
来自于http://www.guokr.com/question/460813
第一,化学突触可以保证神经传导的单向性。
突触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两个神经元同时传向对方的信息就完全相反的,会“打架”。
化学突触就不一样了,由于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更好的帮助大脑工作。
第二,化学突触可以保证突触后膜选择性的接受前膜的信息。
化学突触的传导机制是这样的,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递质通过突触后膜的受体进入突触后膜,传递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进入突触后膜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
就像大脑的血脑屏障一样,可以保证进入大脑的物质是经过筛选的。这样对人体是一种保护作用。
第三,化学突触更适应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
由于递质的存在,化学突触很容易疲劳(因为递质的耗竭),而正是这种疲劳可以保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运转。
如果说,高级中枢一直工作一直工作,接受一切进入人体的信息,那么对于机体来说,更是一种损耗!
还有突触的可塑性中的习惯化、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减弱等等,都是由于化学突触的作用,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对脑的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有重要意义。
这都是电突触没有办法做到的。
第四,化学突触可以作用的更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