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体(receptor)化学本质和种类

标签:
教育受体 |
分类: 专业知识的充实 |
疑难问题:平时只关注受体的种类和功能,有老师问到受体的化学本质,我也查了资料,医学教育网上看到了有关的资料,现摘录如下:
细胞通讯中,由信号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必须被靶细胞接收才能触发靶细胞的应答,接收信息的分子称为受体,信号分子则被称为配体。
一、关于受体的化学本质
吗啡受体是多肽;有的受体蛋白只由一条肽链构成,叫单体;有的则是多聚体,由几条肽链构成,如已发现的胞浆受体都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如孕酮的受体就是由分子量为111000和117000的两个亚基组成,是一种雪茄状的二重体蛋白质分子;有的是糖蛋白,如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就是一个糖蛋白。有的是脂蛋白。
另外,核内受体是一类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性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Ⅱ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共同参与转录起始的过程。
二、受体存在的部位
信号分子识别并结合的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膜或细胞内,所以有两类受体:(1)表面受体,存在于细胞质膜上的表面;(2)细胞内受体,存在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
表面受体主要是同大的信号分子或小的亲水性的信号分子作用,传递信息。而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作用。
三、关于细胞内受体
细胞内受体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一个是与DNA结合的结构域,另一个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此外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是与配体结合的位点,位于C末端,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在没有与配体结合时,则由抑制蛋白抑制了受体与DNA的结合,若是有相应的配体,则释放出抑制蛋白。
细胞内受体在接受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后就成为转录促进因子,作用于特异的基因调控序列,启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糖皮质激素受体激活
(a)类固醇激素通过扩散穿过细胞质膜;(b)激素分子与胞质溶胶中的受体结合;(c)抑制蛋白与受体脱离,露出与DNA结合和激活基因转录的位点;(d)被激活的复合物进入细胞核;(e)与DNA增强子区结合;(f)促进受激素调节的基因转录。
四、关于细胞表面受体
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种类型∶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
(a)离子通道偶联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酶联受体。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具有离子通道作用的细胞质膜受体称为离子通道受体, 这种受体见于可兴奋细胞间的突触信号传导,产生一种电效应。
2.G-蛋白偶联受体
这类受体的种类很多,在结构上都很相似∶都是一条多肽链,并且有7次α螺旋跨膜区。这种7次跨膜受体蛋白的超家族包括视紫红质(脊椎动物眼中的光激活光受体蛋白),以及脊椎动物鼻中的嗅觉受体。
每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都有7个α螺旋的跨膜区,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细胞外部分结合,并引起受体的细胞内部分激活相邻的G-蛋白。
3.酶联受体
这种受体蛋白既是受体又是酶,一旦被配体激活即具有酶活性并将信号放大,又称催化受体(catalytic receptor)。按照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是否具有酶活性将此类受体分为两大类:缺少细胞内催化活性的酶联受体和具有细胞内催化活性的酶联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