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驱动泵(ATPpoweredpumps)

标签:
教育驱动泵质子泵 |
分类: 专业知识的充实 |
四种ATP驱动泵示意图
试题中出现的问题:试题中出现质子泵、钠钾泵等名称,它们和载体蛋白存在着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生理作用?
据资料,它们都可以称为ATP驱动泵。以ATP水解释放能量作为能源进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家族,称为ATP驱动泵。
ATP驱动泵有四大类:P-型离子泵(磷酸化)、V-型质子泵(膜泡等)、F-型质子泵(F亚基)、ABC超家族——转运小分子。
一、P-型离子泵
都有2个α亚基-催化;部分具有2个β亚基-调节;伴随α 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1.钠钾泵
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环境动物细胞一般要消耗1/3(神经细胞消耗2/3)的总ATP来维持这种环境。Na+、K+的输入和输出通过钠钾泵来完成的。
(1)钠钾泵的分子结构
实际上就是Na+-K+ ATP酶;由2个α亚基、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分布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α亚基是多次跨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和Na+、K+结合位点;β亚基是糖基化的多肽(折叠、调节)。
(2)钠钾泵的工作方式
在膜内侧,3 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自身被磷酸化;酶构象发生改变,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向胞外释放3 Na+并与2 K+结合,K+与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向胞内释放K+,并又重新与Na+结合。
1000次/秒高速运转。总的结果是每一消耗一个ATP;输出3个Na+,输入2个K+。使细胞外带正电荷。
(3)钠钾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保持细胞的体积;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为协同运输提供驱动力;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1)钙泵
又称为Ca2+-ATPase,跨膜蛋白,进化上与Na+-K+泵的α亚基同源。
作用: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胞内浓度10-7M,胞外10-3M)。
分布:质膜、细胞器膜(肌细胞内质网膜)。
作用机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泵出2个Ca2+,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
(2)P型-质子泵
分布: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质膜上没有 Na+-K+泵,只有质子泵(H+-ATPase)。
P型质子泵的功能: 将H+泵出细胞,建立跨膜的H+电化学梯度(相当于动物细胞膜上的Na+电化学梯度),从而驱动一些溶质的转运。
二、V-型质子泵
是膜泡质子泵,分布于动物细胞胞内体、溶酶体膜、破骨细胞、某些肾小管细胞质膜、植物酵母真菌细胞液泡膜上。
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将H+泵入细胞器,但不发生自磷酸化。
功能:
V-型质子泵维持细胞质基质的pH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
三、F-型质子泵
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特点:不形成磷酸化中间体。
功能:
V-型质子泵维持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的pH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F-型质子泵利用H+顺浓度梯度运动,将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四、ABC超家族
即ATP结合盒式蛋白,最早发现于细菌,是一庞大的蛋白家族,都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
特点:
1.一种ABC转运器,正常生理条件下,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不同成员可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蛋白质;是哺乳动物细胞质膜上磷脂、亲脂性药物、胆固醇和其他小分子的转运蛋白。在肝、小肠和肾等器官细胞质膜分布丰富,能将天然毒物和代谢废物排除体外。
2.可催化脂双层的脂类在两层之间翻转。
举例:
ABC转运器与病原体对药物的抗性有关。MDR(多药抗性转运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真核细胞ABC转运器,是多药抗性蛋白,约40%患者的癌细胞内该基因过度表达。能利用水解ATP的能量将各种药物从细胞质内转运到细胞外。因此,对于表达MDR细胞衍生来的肿瘤难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