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06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着丝粒(centromere)和着丝点(Kinetochore)

(2015-11-07 21:41:42)
标签:

教育

着丝点

着丝粒

着丝粒(centromere)和着丝点(Kinetochore)
着丝粒和着丝点

学生的问题:着丝粒是怎么样的结构?和着丝点一样吗(我记得以前教材就是叫着丝点的)?它们的成分是什么?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染色体的结构情况。如下图所示:

着丝粒(centromere)和着丝点(Kinetochore)
染色体结构

教材研究:不同的教材中出现的着丝粒或着丝点,名称不统一,它们到底有没有区别?

一、着丝粒

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处,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缢痕,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光镜下相对不着色。着丝粒处于主缢痕的内部,是主缢痕的染色质部位。

近来在电镜下观察发现的资料表明,着丝粒(染色体的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为染色质的结构,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

也有资料认为,着丝粒是染色单体中一段高度重复的DNA序列,该序列不与组蛋白结合。

二、着丝点

着丝点为Kinetochore,着丝粒为Centromere,在许多文献资料中使用不一。着丝点其实是现在分子生物学常说的动粒,与着丝粒是不同的。

电镜下可见主缢痕两侧有一三层结构的特化部位,称为着丝点,即动粒(kinetochore)。

着丝点是着丝粒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形成的一种圆盘状的结构,微管与之连接,与染色体分离密切相关,每一个中期染色体有两个动粒,位于着丝粒的两侧。

着丝点可分为内板、中间间隙、外板和纤维冠4个部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与着丝点相连,牵引染色体在分裂中期进行染色体列队,在分裂后期,牵引分开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运动。

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功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有时用着丝点或着丝粒泛指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主缢痕位置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正在研究着丝粒结合蛋白以及其它的一些因素。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解决纺锤丝附着到着丝粒的具体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