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恩斯特•鲍里斯•钱恩(Chain,Ernst Boris)

标签:
教育钱恩青霉素 |
分类: 生物学史与学家 |
国藉:德国
主要成就:发现了青霉素酶,分离提纯青霉素。
主要作品:
厄恩斯特•鲍里斯•钱恩是德国—英国生物化学家。1906年6月19日生于德国柏林;1979年8月12日卒于爱尔兰。
一、生平简介
钱恩的父亲原本出身在俄罗斯,后来因为学习化学而远赴德国,母亲则是德国柏林人。
钱恩在1930年获得柏林洪堡大学的化学学位。他居住柏林的这段期间认识了终身好友亚伯特•纽柏格(Albert Neuberger),当时他是一位化学教授。因为具有犹太人血统,所以钱恩在纳粹党掌权后,感觉他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他后来在1933年离开德国,前往英国。于英国剑桥他在霍普金斯领导下工作。1935年他应弗洛里的邀请去牛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钱恩得知母亲与姐妹去世的消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搬到意大利罗马,后来在1964年返回英国,担任伦敦帝国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
他在1948年与安•毕洛夫(Anne Beloff)结婚。钱恩因为他的犹太人身分,而在1954年成为以色列魏兹曼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成立在以色列雷霍沃特)校董会的成员。
1969年钱恩受封为下级勋位爵士,他在退休之后搬到爱尔兰西部,并在1979年8月12日去世。
因为盘尼西林的研究,厄恩斯特•鲍里斯•钱恩与亚历山大•弗莱明及霍华德•弗洛里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主要成就
钱恩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并在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磷脂。他在1935年进入牛津大学担任病理学的教师,在这个时期,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肿瘤的新陈代谢、蛇毒、生物化学技术与溶菌酶。
在牛津,当他调查研究弗莱明关于溶菌酶的发现时,偶尔发现了弗莱明对青霉素所进行的研究。他告诉了弗洛里,于是他们一起开始对青霉素进行探索。青霉素作为一种药物,最终是由牛津大学的霍华德·弗洛里实验室开发出来的。
在弗洛里的领导下,联合实验组紧张地开展了研制工作。细菌学家们每天要配制几十吨培养液,把它们接种青霉菌菌种,等它们繁殖后,再装进大罐里,然后送到钱恩那里进行提炼。
提炼工作繁重而艰难,一大罐培养液只能提炼出针尖大小的一点点青霉素。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钱恩提取出了一小匙青霉素。把它溶解在水中,用来杀灭葡萄球菌,效果很好。即使把它稀释二百万倍,仍然具有杀灭能力。
钱恩与弗洛里后来发现青霉素的医疗用途与化学组成。钱恩也研究出如何分离与浓缩青霉素的方法,他所推论的盘尼西林结构后来由英国化学家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借由X射线所证实。
他设法提取出了一些相对比较纯的青霉素,想用它在老鼠身上试一试。但是钱恩是个生物化学家,没有资格做动物试验,几次向弗洛里提出试验要求,弗洛里都很冷淡。
后来,钱恩趁弗洛里不在,找一个同事帮忙,给两只被细菌感染的老鼠注射了青霉素。两只老鼠都康复。
弗洛里获悉实验结果后,才对青霉素发生了兴趣。在他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强大的研发队伍,生产出更多、更稳定的青霉素,开始了人体试验,并在美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生产出来的青霉素首先被用于拯救盟军受伤战士,避免因受伤感染导致的死亡,据估计救了12~15%战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青霉素即转为民用。
钱恩也发现了青霉素酶,这是一种能催化青霉素破坏的酶。二次大战后,他在罗马一所卫生学院任科学主任,之所以到罗马工作,是因为他想在比大不列颠更好的设备条件下从事研究活动。然而,他于1961年又返回伦敦大学,该校为他建造了一个新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