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同种动物的胚胎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2015-04-02 14:52:24)
标签:

教育

健康

胚胎移植

排斥反应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为什么同种动物的胚胎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免疫排斥反应的机理,其次要搞清楚胎儿和母体之间的关系。

一、免疫排斥反应

受者进行同种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后,外来的组织或器官等移植物作为一种异己成分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后者发起针对移植物的攻击、破坏和清除,这种免疫学反应就是移植排斥反应。

移植排斥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免疫学现象,涉及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多种免疫损伤机制,发生原因主要是受体和移植物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同。因此,供者与受者HLA的差异程度决定了排异反应的轻或重。除同卵双生外,二个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HLA 系统的组织配型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供受者进行配型时,选择HLA配型尽可能地接近的供者,是减少异体组织、器官移植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

移植物中供体的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具有丰富的HLA-Ⅰ和Ⅱ类抗原,是诱发排斥反应的主要致敏原。在移植物植入受体后,随着移植物的血液循环重建,供者的HLA-Ⅰ和Ⅱ类抗原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受者的免疫系统,受者的免疫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后,即可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二、解释之一——血胎屏障

1早期游离状态

胚胎移植技术得以实施的另一个重要的生理学依据是胚胎在发育的早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游离存在的。这时的胚胎尚未与母体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其发育主要靠自身贮存的养分。

2胎盘中母体血液和胎儿血液并不直接相通-血胎屏障

为什么同种动物的胚胎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母体和胎儿血液关系

存在血胎屏障,母体和胎儿的循环系统是分开的,即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不相通,因此母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无法直接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产生免疫反应。在具有血胎屏障后,与母体直接发生黏附的其实就是子宫内膜层和胎盘层。而免疫反应尤其是针对异种组织的免疫反应,是需要T淋巴细胞参与的。在其他情况下,异物会刺激自身组织产生趋化因子招募淋巴细胞从而发生细胞免疫。

近期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胎盘接触面上,子宫内膜趋化因子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即子宫内膜不再能招募淋巴细胞富集来攻击胎盘。这被认为是能够免除母体-胎儿免疫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一般来说,在分类学上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胚胎的组织结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发育进程差异较大,经移植的胚胎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存活或只能存活很短时间。

因此,胚胎移植二者属于同一物种,在进化史上血缘关系较近、生理和解剖特点相似个体之间胚胎移植成功的可能性。

三、解释之二——细胞屏障

滋养层HLA低表达,近年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研究,人们已发现:滋养层细胞在体外具有表达HLAMHA等移植抗原的能力,这提示在体内滋养层细胞存在着产生上述抗原物质的遗传信息,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使这些遗传信息表达被抑制。

为什么同种动物的胚胎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至今,尽管在母胎接触界面的绒毛滋养层上未发现有血型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存在,但在胎儿基质细胞和胎盘纤毛内皮细胞等却有移植抗原存在。据此,有人认为有HLA存在的滋养层所在部位往往是母胎非接触部位,这些部位可视为是一个特殊的免疫池,这些滋养层细胞上的抗原可吸收来自母体的抗体,使其不能透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也有人认为,即使抗HLA的抗体越过上述屏障,由于胎儿滋养层上无Ⅰ类和Ⅱ类HLA抗原存在,故这类抗体也对胎儿不构成威胁。

总之,有关滋养层细胞有无抗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母体与胎儿接触界面的滋养层细胞虽具有产生HLA的遗传信息,但在体内尚无有关抗原表达的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