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之三——三体定位

标签:
教育三体基因定位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一、三体简介
1910年,发现直果曼陀罗球形朔果的突变型。1920年,发现突变型比正常 多了一个染色体,即三体。
三体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较正常2n个体增加一条的变异类型。即某一对染色体有三条染色体。三体的主要来源是三倍体的自交以及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之间的杂交。其次是因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导致单价体的形成,产生n+1和n-1两类配子,从而使后代群体中出现2n+1的三体。通过X射线、a射线、g射线等各种辐射诱变,可诱发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三体植株。例如,用60Co射线辐照陆地棉花粉,而后给未辐射雌蕊授粉,可有效诱导出三体。
由于三体细胞中某对染色体增加了一条,相应的基因剂量增加,从而使三体的性状发生改变。最早发现三体导致性状变异的植物是直果曼陀罗,在该植物中发现一蒴果突变型,这是一种三体变异类型。后来又陆续发现了该植物全部12个三体,它们各具有特定的形态变异,包括蒴果的大小和形状、刺的大小和长度、叶形、花形以及植株的大小和生长习性等。水稻、番茄也已获得全套12个三体,它们彼此间在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但玉米的10个不同染色体的三体在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
人类中几乎所有的22号常染色体都有三体出现,但大多是自然流产。现已知活体中以性染色体三体型和21三体最多。如XXY、XYY、XXX等;常染色体以21-三体综合征最明显,通常称为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是:头前后径短,枕骨扁平,鼻梁扁平且宽,口半张,舌常伸出,掌面有一横纹或称通贯手,约半数有心脏病,智力迟钝,核型为47, XX或XY, +21,即男女均可发病,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另外,临床上还有18三体、13三体等,其临床特征基本上同21三体。
经统计发现,这些三体发病率与母亲年龄成正比,因而要尽量适龄生育,若母龄较高,要及时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三体患儿的出生。
三、三体应用
利用三体进行基因定位:将本身为三体、并在该号染色体上带有杂合基因的个体进行测交或自交,在所得的后代中,呈现的比例不是1:1或3:1,则可认为该基因位于多余的这条染色体上;若比例是1:1或3:1则可认为该基因不在这条多余的染色体上。
例如:如果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和某一染色体的野生型三体(+/+/+)品系杂交,子一代中的三体个体再和隐性亲本回交,在它们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是51而不是11。
例题:现有4种(2、6、7、10号)三体玉米,即第2、6、7、10号同源染色体分别多出一条。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1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n+1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已知玉米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现以纯合抗病普通玉米(BB)为父本,分别与上述4种三体且感病的玉米(母本)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感病普通玉米(bb)进行杂交,得出的F2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
三体感病母本 |
2号 |
6号 |
7号 |
10号 |
|
F2 |
抗病 |
239 |
325 |
191 |
402 |
感病 |
217 |
317 |
183 |
793 |
请补充完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以确定等位基因(B、b)位于几号染色体上。
(1)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是bbb,F1三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综上分析,依据表中实验结果,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号同源染色体上。
(4)若让上述F1个体进行自交,则自交子代感病个体中的三体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Bbb 抗病:感病=1:2 (2)bb 抗病:感病=1:1 (3)10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