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06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如何吸收母乳中的抗体

(2014-12-11 23:21:16)
标签:

教育

抗体

免疫

母乳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如何吸收母乳中的抗体

学生的问题:浙江调研卷第3题带来的问题,母乳中的抗体不会被消化吗?婴儿如何从母乳中得到抗体?因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和试题,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

(浙江调研卷)婴儿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如何吸收母乳中的抗体

A.吸收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B.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有与抗体相对应的受体

C.吸收的抗体将参与婴儿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

D.该抗体会刺激婴儿体内产生与该抗体相同的抗体

(试题)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B

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

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

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

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吸收物质的能量,胞吞方式

分析: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可见消化能力没有问题。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只能通过胞吞方式吸收。

(北京市2004年理综试题)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B 

A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B内吞 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 内吞                 D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分析:如果内吞作用是正确的,那应该是内吞方式中的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如激素、低密度脂蛋白等。

 

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如何吸收母乳中的抗体

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 

细胞表面的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与相应配体(被内吞的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继而此部分质膜凹陷形成有被小窝,小窝与质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将细胞外物质摄入细胞内。有被小泡进入细胞后,脱去外衣,与胞内体的小囊泡结合形成大的内体,其内容呈酸性,使受体与配体分离。带有受体的部分膜结构芽生、脱落,再与质膜融合,受体又回到质膜,完成受体的再循环。

 

观点二:母乳中的抗体并不被吸收到血液中去,而是在婴儿的消化道内发挥作用(来自刘本举老师)

新生儿可以从母体获得免疫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列举的一个自然被动免疫的例子在许多科普读物中也常常出现。

人体能产生5种抗体:IgGIgAIgMIgDIgE。在个体发育过程中,IgM合成最早,在胚胎发育后期就能够合成了。IgG是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的,IgA是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合成的,IgDIgE开始合成的时间更晚,并且IgDIgEIg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主要依靠从母体得到IgGIgA以获得免疫力。

1. 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IgG

IgG主要是由脾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抗体。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液循环中去。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初乳从母体得到IgA

        IgA主要由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产生,其中大部分是由胃肠淋巴样组织所合成,少部分由呼吸道、唾液腺和生殖道粘膜组织合成。哺乳期产妇乳腺组织中含有大量IgA产生细胞,产生的IgA分为两种类型:IgA1IgA2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IgA2主要存在于外分泌液中,如初乳、唾液、泪液、胃肠液和支气管分泌液,是粘膜局部免疫的重要因素。IgA在消化道粘膜可以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抑其吸附到易感细胞上,亦可中和相应病毒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产妇可以通过初乳将分泌型的IgA传递给婴儿,在婴儿的消化道粘膜上发挥免疫作用,可以结合饮食中的大量的可溶性抗原,也可以和肠道正常菌群或病原微生物所产生释放的热原性物质结合,防止它们进入血液,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