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谩话田鼠的内源性因素调节

(2014-04-09 22:49:48)
标签:

田鼠

种群数量调节

教育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谩话田鼠的内源性因素调节

试题:嘉兴市“二模考试”中,有一试题是围绕某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属于生态学内容,知识点落实在“标志重捕法”、“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方式”、“自然增长率”、“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等。

问题:田鼠是一个物种吗?田鼠种群的数量如何调节?

教材P80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调节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内源性调节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一、田鼠分类和形态特征

田鼠在分类中属于田鼠属,田鼠属为中小型动物,共有49种。体长多不超过150mm,尾很短,通常为体长之1/3或1/4。与其他鼠比,田鼠的体型较结实,尾巴较短,眼睛和耳较小。

二、田鼠生活习性

田鼠可在多种环境中生活。多为地栖种类,它们挖掘地下通道或在倒木、树根、岩石下的缝隙中做窝。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间活动,也有的昼夜活动。多数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有些种类则吃动物性食物。喜群居,不冬眠,每年繁殖2~4次,每胎产仔5~14只,寿命约2年。

三、田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调节

当种群密度大时,有的田鼠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甚至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种内斗争,也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有资料,动物学家最近发现,田鼠种群数量过多时,雄田鼠生殖能力会适时下降,促使其种群数量恢复正常。

据俄媒体报道,俄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动植物生态学研究所专家,对俄中西部两地区田鼠研究后发现,当田鼠种群数量过多、生存压力增大时,大约90%雄田鼠性激素水平会下降,70%雄田鼠输精管会发生退化,甚至尚未出世的部分小雄鼠输精管也发育不正常。如果田鼠数量较多、但是尚未严重影响鼠群生存时,雄田鼠生殖力受损几率会下降至40%。如果田鼠种群数量较低,生殖力较差的情况只会出现在约20%至30%的雄田鼠身上。

    此外在过冬期间,部分雄田鼠性细胞和负责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会发生退化,导致成熟精子减少。但生存条件改善后,生殖力受损的雄田鼠会逐渐恢复“勃勃生机”。

    附:嘉兴市二模试题

    下图是某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谩话田鼠的内源性因素调节
   

       (1)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捉到 285 只,标记后    ,一定时间后重捕, 重捕到 1401 只, 其中被标记的有 95 只。 则该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    只。由于被捕过的田鼠较难再次被抓,估计值会    (填“大于”或“小于”)实际种群数量。

(2) 第 1~6 年, 该地区采用了垃圾处理、 投放鼠药等整治手段, 田鼠种群数量大幅下降。这种干预属于种群数量的    性调节因素。该田鼠种群在第 2~6 年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填“1500”或“4800”)只。

(3)该种群增长方式属于    增长。第 8 年的种群数量从 2200 只增加到 5000 只(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则自然增长率为   

答案:(1)放回  4203  大于   (2)外源  1500  (3)逻辑斯谛  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