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有关的两试题解析

标签:
豌豆性状表现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1:如下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基因的表达主要在a过程中
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c过程中
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
解析:A项错误,基因的表达主要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即a和b过程中。B项错误,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但不等于只有一种性状,如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其中有颜色和形状两种性状。C项正确,c过程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其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项错误,d过程为受精作用,而联会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疑问:性状和表现型的区别在哪里?
性状(traits) 就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它包括基因的产物(如蛋白质和酶),各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甚至各种动物的习性和行为等。
简单地说,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表现型,它是豌豆在种子形状上的一种性状。一种性状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即表现型。(图中的第一排是指性状,下面指的就是表现型)
试题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插入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豌豆吸水减少成皱粒是表现型
解析:由图可知,皱粒豌豆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这样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而圆粒豌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高,有效保持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外来DNA的插入导致原淀粉酶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而重组一般不影响其他基因,故应属于碱基序列增加的移码突变(基因突变),A、B、C项错误。
疑问:某一基因由于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而使基因结构异常,是属基因重组还是基因突变?
对外来基因来说是基因重组,对被插入破坏的基因来说是基因突变,相当于碱基对的增添。由于皱粒的原理(破坏原有的基因)和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重组(让目的基因表达)还是有区别,所以皱粒的形成属于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