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忠海摄影新浪旅游新浪图片杭州灵隐寺 |
分类: 华东-苏、浙、皖、闽、赣、鲁 |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这如同佛家偈语般的楹联自明代董其昌手书以来就一直挂在灵隐寺冷泉亭上。传言灵隐寺前本无山,泉更无从说起,而不知何时,印度的灵鹫山峰飞来,落于此地,冰洁的山泉亦汩汩而出,零金碎玉,如闻天籁……飞峰、冷泉皆不知何来,然世事玄妙,峰回路转,君莫问,便向此中寻。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这里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坠者将倾,翘者欲飞。峰下有龙泓、玉乳、射旭诸天然岩洞,回旋幽深,洞壁满布五代、宋、元时期大小石窟造像。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
■灵隐寺石刻群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其一手按布袋上,一手持念珠,喜笑颜开,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动,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那些艺术精湛的石刻造像和石缝中的奇树古藤,给山峰增添了神奇美妙的色彩。飞来峰一带风景秀丽,引人入胜,称得上“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无水不清”。
■在现存的元代造像中,“藏密”喇嘛教梵式造像成为飞来峰造像中最显著的特点,其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在我国造像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飞来峰石窟是中国南方石窟的代表,与中国北方石窟有三方面的区别:其一,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多为花岗岩,而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多为石灰岩;其二,北方石窟大多为唐代以前的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等,而南方石窟大多为五代和宋元时期的作品;其三,北方石窟大多是石窟造像,而南方石窟大多为摩崖石刻。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全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之处;二是雕刻的对象从以佛为主体过渡到以罗汉为主体,成为全国石窟中雕刻罗汉最多的地方;三是汉族地区供奉与西藏喇嘛教有关的佛像最多。
■辟支塔为宋代砖砌佛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唐天宝年问,楼阁式,八角9层,通高54米。石砌塔基,束腰处精雕人物世俗、阴曹轮回。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为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