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此消息后,我不由感慨道:Montelena酒庄忒能折腾啦!
大约在两年前,该酒庄就说要拍一部电影,当然最终好歹也拍成了,再后来就是对外宣布要出售酒庄,但不久又取消了酒庄出售的协议。
到最近,酒庄又开始拍卖起一瓶1973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来了。一句话,这家酒庄老抓住这1976年的巴黎品酒会历史事件,没完没了地地大做文章。
至于这瓶1973 Cha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的收藏价值,也许只有那些了解巴黎品酒会这一历史事件的人们才懂得。这瓶1973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在1976年的巴黎品酒会上表现不凡,一举战胜了法国葡萄酒,赢得白葡萄酒评比第一的荣耀。
毫无疑问,假如没有这家酒庄,尤其是其送评的1973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就不会有这个被写入世界葡萄酒历史史册的“巴黎品酒会”,当然为这一段历史立下汗马功劳的还包括位于纳帕谷的另一家酒庄——鹿跃酒庄(Stag’s
Leap cellars ),他们送评的赤霞珠红葡萄酒,摘取了1976巴黎品酒会红葡萄酒的桂冠。
不仅如此,与当年巴黎品酒会历史事件有关的两位人物也先后荣登了美国“加州葡萄酒名人堂”。
以我分析,幕后策划Montelena酒庄这瓶1973 Cha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拍卖活动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位名叫Steven
Spurrier的英国人。说起来,此人可是一位精明强干的英国葡萄酒商人,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葡萄酒鉴赏家,巴黎品酒会的blind
tasting形式就是他的首创,而且巴黎品酒会也是他一手策划组织的。
不过可以这么讲,没有这1976年的巴黎品酒会,美国纳帕谷葡萄酒,甚至包括美国葡萄酒也不可能那么快地在世界葡萄酒版图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巴黎品酒会发生之后,美国纳帕谷葡萄酒才登上了世界葡萄酒舞台,而且从此后这纳帕谷葡萄酒的价格就一路扬升,纳帕谷也成为了世界高品质葡萄酒的地理象征,且一直到今天。
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从今年开始,产自纳帕谷的高价位葡萄酒都逐步下调销售价格。
那么凭着Montelena酒庄在全球的名声及影响力,这瓶1973干白霞多丽葡萄酒到底能拍出多高的价位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