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葡萄酒同质化问题或葡萄酒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成为葡萄酒行业时下的一个热门讨论话题,许多业内人士及专家就此问题纷纷提出了个人看法,并给出诸多的良方和对策以及解决的途径,其中有人建议采取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栽培的做法来解决葡萄酒同质化问题,也有人提出通过葡萄酒生产工艺的创新来实现我国葡萄酒的差异化,还有人提出通过改变营销的各个环节来使原有产品差异化等。
不过是否解决了葡萄酒同质化问题,或者实现了葡萄酒差异化就可以使企业走出困境、起死回生呢?我的回答是非也,因为在我看来提出葡萄酒差异化固然是重要,但综观国内葡萄酒行业的现状,当务之急、最为紧要的还是如何提高现有葡萄酒产品的质量问题,其中也包括目前困扰我国葡萄酒业的酿酒葡萄原料质量问题。假如没有一个非常好的葡萄酒质量做基础、为保证,而只是一味地追求葡萄酒差异化,并幻想着靠差异化去解决市场瓶颈问题,那只能是没有根基的、徒劳的。
那么,究竟目前我国生产的葡萄酒其质量现状又如何呢?单纯从产品检验角度来看,合格率还是蛮可观的,但是从真正意义上严格来讲,咱们国家的葡萄酒产品内涵却依然很不尽人意。
记得《财经时报》记者在采访ASC精品葡萄酒公司执行合伙人沈品同(Don
St. Pierre
Jr时,沈曾说到:我觉得很多中国的品牌都在卖价格昂贵的葡萄酒,然而他们的葡萄酒质量有时却不能与价格相符。这些非常成功的品牌应该将所生产的葡萄酒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把这些葡萄酒拿到一些国际的评选活动中接受评估,并听从一些国际知名品酒师的意见和建议。当这些知名的中国品牌能够自始至终地不懈提高其葡萄酒的质量时,他们将会轻而易举地打入国际高档葡萄酒市场。我觉得他的这番话说得十分现实和中肯,确实道出了目前我国许多品牌葡萄酒的质量现状,
中法葡萄酒庄园的总酿酒师李德美先生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曾感慨地说道:“中国销售葡萄酒目前过于重视品牌,只靠市场行销手段,而非靠葡萄酒内涵来吸引消费人。”由此可见,李德美对目前国内葡萄酒质量的看法及观点是和沈品同不谋而合的,这足以说明国内的品牌葡萄酒也只是关心产品的形式问题、过于注重营销的手段,而忽略了产品的真正内涵。我认为内涵的核心就是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名副其实的产品内在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有所值。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企业有社会责任心,要脚踏实地去做事。
我同意有人所说的话“在追求差异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避免浮躁。追求差异化不要只是幻想结果,而要踏实走好过程。”
希望国内葡萄酒企业少一些所谓的概念性操作,多拿出一些实际行动来,毕竟满脑子的差异化思想是要建立在完美的葡萄酒质量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根基的东西谈任何问题都是脱离实际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