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如水

(2015-12-01 20:54:45)
标签:

教育

教育如水

“如果用一个名词比喻教育,你最喜欢用什么?”,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上,我心血来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之前,我曾写过一篇名为《教育,如轻风、似细雨》的博客,试图把教育比喻成轻风细雨,但说实话,除轻风细雨以外,教育又如什么?我一时没有其它明确的答案,也不知道再可以用什么来比喻我们分分秒秒离不开的教育。我听着教师们一个个说着自己心中教育的形象:有的说教育如山,为一个个懵懵懂懂的人赋予了沉稳坚定的性格,但教育如山却又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难不成教育是一个冷美人?又有人说教育如云,它如云一般漂浮在每一个人的头顶,让每一个人接受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教育,但云过之后呢?教育可不是“浮云”呀,总觉得这不是对教育恰当的比喻;还有位教师这样比喻教育:“教育,如影子,时刻伴在我身边;教育,如星星,点亮着我们的人生之路”,但影子一片黑色,星星遥不可及,而教育却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呀!教育更如什么?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一个年轻女教师轻轻的一句“教育如水”让我眼睛一亮,教育如水,教育赋予了水的性格,让人觉得这是对教育的一份尊重:

教育如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便不成其为生命,这就是“无水不成命”的道理,我们人体的65%左右是水份,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可以说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地球便不会有生命存在;人体离开了水,人的生命便不再,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水孕育着众生,蓝天飞禽,陆地走兽,江海游鱼,森林之木,田间小草,包括高等动物人类,没有一样生命的存在可以离开水,可以说水成就了这个世界,同样教育成就了我们人类:从我们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我们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我们目不识丁到学富五车,从我们睁眼第一次看世界到闭目依依不惜离去,有哪一步离得开教育,可以说在我们生命历程中同样有超过70的时间在接受着教育……;

教育如水。水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滋润万物,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它荡涤污淖,万物入水,必能去污涤垢,清洁而出。教育于人、教育于这个世界不也如此吗?教育如水,奉献而不求回报,教育者无私的奉献使受教育者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进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教育如水,滋润人的心灵,宽阔人的胸怀,它浸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试想世上有谁不在接受教育?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如此,其它动物也如此!我曾看过一部关于野生动物的影片,介绍了一头小狮子从出生开始就向其父母学习如何猎物的本领以使自己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种教育,一种生存适应性的教育。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存的过程便是一种教育,如果一个人一生不接受任何教育,它便失去了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能力,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教育,人类便一直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阶段,也便不可能进入而今的文明世界……;

教育如水。“水无常形、水无定势”。水,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低温下水成了冰,高温下,水便成为气。水,在圆形器皿中呈圆形,在方形容器中呈方形,对于每一件有个性的容器,水便以相对的形式呈现!教育,也是如此,教无定法、育无定律。教育,需因材施教,需因才施教、需因地施教也需因时施教,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都要采取不一样的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水,可以装进不同的容器,教育,可以走进不同人的生活,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教育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是接受教育,坐在电视机前看连续剧也是接受教育;教师教学是一种教育,教父传经也是一种教育;看书阅读是一种教育,娱乐游戏也是一种教育;与人交流参加集会是一种教育,宅于居室闭目反思也是一种教育;教育之方式多样,教育之无形无势,恰如水无常形、水无定势……;

教育如水。水,无处不在,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一片无垠无望的沙漠里也能找到水的影子。教育同样如此,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可以找到教育的影子,这个影子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即使对于一个十恶不赦的亡命之徒,他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教育的影子,可以说,从古而今,凡有人类存在的地方便存在着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因动的。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监狱也是教育的阵地;商场里存在着教育,社区里弥漫着教育的气息……;

教育如水。“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它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教育亦然,尽管曾有段时间教育成为贵族的专利品,但教育仍以它独有的形式渗透在普通穷苦老百姓中间,让不同的人接受着适切的教育,使“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今,尽管“择校热”在有些地方根深蒂固,但教育并没有因为“择校”的猖獗而失却她固有的天性,这份天性便是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公正,这份公正和公平体现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普适性的教育,体现在每一个受教育者不可能“不经风雨便见彩虹”,这份公正和公平更体现在教育的结果无法用有形的金钱来交易,体现在教育的结果只钟情于辛勤的耕耘者……;

教育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育也然,教育能育人也能毁人,关键是看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育有正影响的教育,也有负影响的教育,正如水有净水也有浑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小至大接受着正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便能让人成仁,相反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看到的是一次次反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便能让人成魔。教育便是这样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乃至他的一生,俗话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里“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是指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而是指老鼠的儿子自小观察着父辈们的劳动而学成的一种技能,类似的“虎父无犬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育如水。水是灵动富有灵性的,教育也如水一样,追求着她的灵性:她不仅从形的多样性上体现着教育的灵性,更在她的内涵上将她的灵性展露无遗:教育追求灵性,因为教育让人提升境界;教育追求灵性,因为教育让人享受幸福人生;教育追求灵性,更因为教育让人成为圣贤……,

教育到底如什么?或许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教育恰具水的许多类似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如水”也便算非常合适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