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新闻三则

(2012-05-23 08:51:30)
标签:

杂谈

 

http://s16/middle/4457eb8eh79aa92af31ef&690

中新社   

“目前网络文学正在对传统文学产生颠覆性影响,网络文学的出现必然带来文学新的革命。”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19日表示,海量网络文学的出现以及迅速为年轻人接受,正成为文学界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正在深圳举行的文博会进入第二天。在“新书精品书展销区”,就有人民文学、作家出版社等39家中国出版社参展,展出销售的图书、音像制品5000余种、3万多册。

 

  如今,网络文学占据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阅读时间,已成为无可回避的现象。《甄嬛传》、《宫》、《步步惊心》等网络文学,借助影视剧等手段,近来频频掀起网络文学阅读热。

 

  深圳作协副主席梅毅称,中国的网络文学无疑已掀起一场新的革命,让传统文学危机重重。但针对网络文学中充斥“垃圾”文字的现象,他表示,中国的网络文学仍很大程度属于起步阶段,文学界应提供更多好的、适应新时代的作品。

 

  《澳门日报》副主编廖子馨一直高度关注新媒体、新文学的变化,她感慨时下快速阅读的趋势对整个传媒业的影响。“我们《澳门日报》一直坚持做文学版,但冲击太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深度阅读,我们的文学版还能做多久,我们也不知道。”廖子馨感叹。

 

  有业内学者称,目前的网络文学开创了文学历史上的一种“奇观”,网络文学正以泉涌式的高产谱写文学的“海量神话”,如“起点中文网”每天有千万计的用户访问量,短短几年,该网站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超过百亿字。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储藏的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日浏览量最高超过6400万次。

 

  “现在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巴金和茅盾?又有多少人读过《家》、《春》、《秋》和《子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直接从网络上阅读和了解世界。”何建明称,“我们必须迎接这一新的时代。”(郑小红 唐贵江)

 

两岸四地作家汇聚深圳文博会 热议网络文学发展

时间:2012-05-23 07: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网络文学不等于新文学

  当网络写作成为众多草根的选择,众多读者选择网上阅读时,是否意味着新文学时代的降临?日前,在文博会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上,来自两岸四地的数十位作家代表共聚一堂,就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什么是新文学、是否已诞生新文学等话题展开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张健,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林洁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如今新的媒介环境变化,传统文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改变。著名评论家、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蛋糕越做越大,中国5.13亿网民,其中有2亿是在网上进行文学阅读,新文学的存量是传统文学的无数倍。这改变了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生产方式及传统的文学惯例。

  如今似乎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当作家的时代。曾以网络创作起家的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梅毅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基本上已经被败坏了,基本成为垃圾文学的代称,所以现在的网络文学不能等同于新文学。

  所谓的新文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台湾作家林俊颖对这一概念提出疑问。他说,文学其实是一种相当古老而素朴的手艺,不管你用不用网络,文学是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进行创作的,所谓的新科技、新媒体,无非是将写作的人从传统工具中解放出来罢了。(冷雪冰)

 

 

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亮相深圳文博会

                        2012-05-21 作者:夏和顺凌春杰 来源:深圳商报

 

 

 

 

新媒体改变当代文学格局 网络时代文学仍需坚持

519,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深圳文博会组委会共同举办的“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在深圳雅枫国际酒店举行。王宏甲、施战军、蔡晓航、李朝全、骆以军、林俊颖、朱国珍、杜若鸿、葛亮、廖子馨等数十位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作家及评论家出席论坛,围绕“新媒体新科技时代的文学”、“文学作为创意产业上游新产品的后续开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林洁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是两岸四地文学名家,特别是文学新锐力量在深圳的一次高峰论坛,是华语文学的学术盛典。它对于我们思考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重新审视文化在当前的地位、系统总结文学创作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在致辞中说:“我们想借助这个平台,研究新科技、新媒体形势下的新文学,分享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给予文学的光和热,使文学更加生机勃勃。”

网络文学还不成熟

当天上午,6位来自内地及台湾、澳门的作家、评论家围绕“新媒体新科技时代的文学”这一主题在论坛上发言。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认为,新媒体和新科技改变了整个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由过去的传统写作一家独大的局面发展为三分天下,即传统出版、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

同时,新媒体和新科技对文学生产方式的改变,由过去的文房四宝式的写作变成了今天的通过电脑操作。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确实是不成熟的,如果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诗人,那么这个作家、诗人就应该打引号了。因为网络文学确实存在没有约束、没有承担的问题,没有艺术承担、没有社会承担、没有审美承担,也没有道德承担。

新媒体新科技或是双刃剑

台湾作家林俊颖对新媒体、新科技对文学的冲击感到担忧,他认为创作是孤独的,新科技、新媒体未必会催生出日新月异的文学,相反,它只能对文学构成潜在的威胁,迎合新科技、新媒体,文学可能会变得更浅薄。他说:“文学不等于公共议题、公民论坛,文学其实是一门相当古老而素朴的手艺,它可以回到更古老的时代,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了。”澳门作家、《澳门日报》副总编辑廖子馨也与林俊颖有同感,她说:“新媒体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她用“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形容澳门的文学与文化,她说澳门的写作历来都是小格局、自娱自乐式的,所以保存了文学最原始的东西,作家们心态也比较平和。她希望澳门作家们的这一写作心态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得以维持。

解放军总后勤部作家王宏甲提出了与林俊颖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的创新是新时期的迫切需要,文学需要打通中外古今,比如把政治、科技、教育融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创造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文学。

网络时代文学仍需坚持

深圳作家梅毅早年以网络写作成名,其网名为“赫连勃勃大王”。在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梅毅认为,网络文学需要提升。他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把文字放在网络上并不等于就是网络文学,不是什么人码字都是文学。他说,今天虽然进入了网络时代,但文学还需要坚持,作家还需要坚持。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文学没有新旧之分,纯文学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对时代的关照,以及自强不息、载德载物的君子梦都没有变。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无区别。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主持了上午的论坛并做总结。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以及近50位深圳作家出席了论坛。

当天下午,“新媒体·新科技·新文学”论坛继续举行,台湾作家骆以军、中国作协创研部评论员李朝全分别主持,邓一光、邓晓炯、蔡晓航、葛亮、南翔、陈雪、王十月等分别做主题发言。

 

 http://img1.gtimg.com/book/pics/hv1/195/124/888/57774015.jpg

 

 

#微小说#我(嘴)早起刷牙,然后喝杯牛奶,上班,中间休息抽根烟;中午吃盒饭,下午约客户喝茶,女客户眼睛小,但灵活,有味道;晚上上网读书发微博,吃饭,再上网,加女客户为博友,抽烟,困,洗洗睡了。 梦中听到邻居鼻子说:“小样,闭嘴了吧,该我活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