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老夫子幽默的一面更可爱

(2012-05-08 06:34:12)
标签:

杂谈

http://www.cncrk.com/uploadfiles/2006-04-25/20060425_162919_964.gif

     孔老夫子幽默的一面更可爱

昨晚躺在床上读《楚辞·九章·怀沙》,想必是老眼昏花了,“孔子幽默”进眼球,爬起来百度一查,依然是记忆中的“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原来俺无意中买了盗版书,或者是"大马哈"编辑拼音打字错误造成。

“用大炮轰蚊子”是一句大笑话,但非什么创新,古已有之:“杀鸡焉用宰牛刀”,发明人是孔子。

 在许多人的心中,孔老夫子印象自然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确,工作中的孔子是严肃认真,但生活中的孔子并非“孔静幽默”,死气沉沉,也是性情中人,特别是教育过程中,孔子生气了,还会用拐杖打人,学生不听了,可以随便走人。

孔老夫子幽默的一面,被很多人忽视,其实更可爱。例如有次课间休息,孔子拿莽撞的子路开涮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吧,子路立刻做下坡驴要做船长,孔子话锋一转,笑说,只是玩笑而已,无所取材啊。

道家归隐怎能是孔子的志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才是孔子人生写照。

人生有两大难,财山和色海,能有几人看破?

《礼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礼记》是孔子所编,自然认同此观点,还曾对富贵发表专论,即是著名的“富贵乃浮云”,不过,大家忽略了孔子前面的限定词:“不义”。

富贵在孔子心中并非穷儒文人所不屑谈的“臭钱”,附庸风雅的儒商所宗奉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借题发挥,为奸商行径做礼服,但与孔子本意,相差不远。

这里列举三则孔子对财的顽皮话,可见其坦然面对的态度:

“富贵若可求,做个马车夫(执鞭之士)也行啊”;

“颜回啊,你家哪天成了暴发户,我给你做投资理财管家(吾为尔宰)”;

子路问“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乎?,孔子答“是哦是哦,卖呀卖呀(沽之哉,沽之哉),只要有好的买家来欣赏俺”。

孔子有三戒:青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可见“色戒”是人生第一关!

书女们都为孔子的这句话忍俊不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经常拿这句话给心上人即宝玉做紧箍咒。

不过,孔子的另一句话又让书女们如鲠在喉:“女子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南子与小人都是下流之人,怎么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呢,书女们可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哦!

“匹夫们”最喜欢孔子酒后吐真言,那是孔子见南子之后,子路如李逵不见李师师而对宋江不爽,孔老夫子情急之下,发誓说:我若说了见不得人的话,天打雷劈!天打雷劈!天厌之!天厌之!

《诗经》里有句诗,女子说:不是我不想你,是你离我家太远了(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本来是小女孩故意作弄情人,却被孔老夫子老实巴交地误读:“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看来,在“爱情学”方面,孔子不可为人师,因为缺乏“百恋成钢”的经验,如何教人?

财色乃身外之物,孔子一生最大的幽默,也来自自我评价:(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四面碰壁,却能如庄子所言“穷通皆乐”,这份达观幽默,也是非同凡响。因为这个“家”,非孔家,非鲁国,而是周王室。我们为“鲁迅门下走狗”而喝彩,却不闻孔子弦外之音,岂不谬乎?

但孔子并无治国之真才,李白居鲁时就在《嘲鲁儒》中有质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然坠烟雾”!

北大李零教授用《丧家狗》来做书名,是属老愤青之野狐禅,有失尊重,但其所言“去圣乃得真孔子”,也是一家之言,是对孔子膜拜的合理反动

自司马迁盖棺定论孔子为至圣以降,历代朝野上下“多数人”赞同,但却为道家所不承认,因为老子毕竟是孔子的师傅,这是儒家弟子不能否认的事实。

庄子更在《天下》论道,说大人物可分为“五层楼”: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

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自然让位老子为天人(即真人)、庄子为神人,这是道家弟子“去圣孔子”为君子之论,门户之见。

不从大自然大视野来看,即使是从社会学角度而言,老子是为君之道,孔子是为臣之道,很明显差一层。

从人生角度而言,孔子视财色为“性相近习相远”,是君子儒非小人儒,但也没有达到佛老看破的层次,例如南子事件中,孔子完全可以类似表达禅宗之“大小和尚与美女过河故事”类语,可是老夫子还是“生气”了(我若烦了错!天谴我!!天谴我!!!),是“为外物所累”而“心动”,没有达到无动于衷、呆若木鸡的“大智若愚”、“大智慧”的境界。

  然而“为学日益”的孔老夫子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他幽默的一面也更可爱,下面引用一段太史公《孔子世家》原文,供大家“心斋”:


    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颜渊是小孔子,英年早逝,此德之失也;子路自强不息,“奋斗”一生,此功之失也;孔子晚年编著,此为立言也。

孔子悲歌,司马亦泣,故观《孔子世家》,如看《报任安书》,刘项之成败感叹,也在其间也!

英才不合时宜,代代复如是,何况吾与汝!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85b3adfd9a50970c09244ddd.jpg

 

连孔老夫子都会幽默,老子师傅能不幽默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老子的幽默》、《庄子的幽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