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评古龙小说《英雄无泪》
(2018-05-09 04:37:06)
古龙笔下的其他故事,诡计无处不在,主角常有缺陷,被辜负、欺骗或伤害,自身多半仍秉持情义,维系一点道义的亮光和欢乐的温暖。
唯有《英雄无泪》一反常态,消解了情义和英雄。这本小说我每次重读,只觉悲凉。把小说所有人物检点一遍,司马超群、卓东来、朱猛等,四面八方涌来,都是在映照呈现“反英雄”这个主题。
古龙玩悬念玩到炉火纯青,开篇卖关子,天底下最可怕的武器是什么?是一口箱子。
铸剑萧大师亲手铸出了“泪痕剑”。不料这把剑一出炉,就带来凶兆,掀起武林浩劫,且萧大师的亲生孩子注定要死在此剑之下。萧大师为了逆转宿命,将宝剑交给不爱名利的弟子保管。多年后弟子又把宝剑传给徒弟小高。
看起来像是主角的小高,其实是引入江湖的观察者。少年侠客,下山体会世界。
江湖上,有两大帮派争夺地位权势。朱猛是一大帮派,司马超群是另外一大帮派。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
这故事初读令人热血沸腾,朱猛与小高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而后结义兄弟。司马超群手下的卓东来,智谋无双,安排下绝世美女蝶舞,分别跟朱猛与小高谈恋爱。万能的美人计,一举瓦解了小高的少年斗志,瓦解了朱猛的英雄气。
雄狮堂朱猛面对背叛和义气,挥洒自如。细想,他过往的人生未经省思,非常天真。直到为情所困,心中充满困惑。他和小高是一类人,但小高更淳朴。
蝶舞有双绝世美腿,被当成一件绝妙武器用在男人身上。她的命运和大部分小说里的痴情女子差不多,为爱而死,拥有美就是原罪。这也不稀奇。
萧泪血、萧大师,泪痕剑和一口箱子,更像是为情节而设的,以便首尾呼应。
唯有司马超群,生平遭遇最奇谲却又最典型。“司马”一词最早渊源是军政征战之官职,周天子赐为复姓,寓意司掌重权。司马而超群,天生本该是大英雄。
男人要立足江湖,他相貌堂堂,外形上等,高大威武如天神,能吃,能打,能喝,正适合做长安大镖局一把手。
男人要成家为父,他有温顺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活泼的孩子,功成名就且富贵,他只想吃着鲜嫩的炙烤牛肉,和家人共享天伦。
男人要有兄弟朋友,他也有了。他有了卓东来,智勇双全背后辅佐,忠心不二,什么都给他安排好了,几乎不必再操心事业。
什么都有了,他还是不开心。
与司马超群搏命又惺惺相惜的朱猛,极为困惑:“卓东来为什么要将司马超群捧成天下英雄的偶像?”
我们不妨反问之:为什么司马超群愿意被卓东来捧成天下英雄的偶像?因为实际上是司马超群选择了卓东来,他有很多年的机会,解决这种扭曲关系。但他没有。他沉溺在和卓东来的共生关系中,并且得到了好处。
卓东来身心都有缺陷,从小在娘胎里挤占了兄弟的命,自己的脚先天带着残疾,下体男性器官也发育不良。活生生一个不完整的男人。
这么才华横溢,本事高强,却偏偏是个死太监。蝶舞这样的绝世美女,自然也无份。内心扭曲,他只好在司马超群身上成全自己的完美梦想。卓东来全心全意塑造维护司马超群的英雄人生,视他为自己的替身,当成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
卓东来对司马超群的感情,是最深的自恋之爱,是任何一个妻子都无法容忍的,是对司马夫人吴婉的莫大折磨。
司马超群享受了男人世俗意义的全部好处,却又从灵魂最里面深感不安,因为他与这一切荣耀声名不匹配。他又做不到当面决裂,走向独立,只好逃避。于是他选择了装病,看,这是孩子面对大人的控制才有的做法。
一个真正拥有自我的人,是不会和卓东来构成共生关系的。这一点,吴婉最清楚。她以为自己嫁给了一个大英雄,世人称羡,结果她错了。
为此她偷情,不惜杀掉自己的孩子,伪装自杀,以嫁祸卓东来,激发丈夫对卓东来的憎恨。骇人至深,又合情合理。她太爱丈夫,帮他制造了最好的决裂理由,希望他实至名归。跟一个男人抢夺丈夫,她破釜沉舟。
吴婉的破釜沉舟,令司马超群退无可退。他曾经多么依赖卓东来,到了斩断无形脐带时,就有多么痛苦绝望。一个人,先别说做英雄,首先总得做自己。
司马超群最后发现真相,死于吴婉之手,他的妻子抱着他,一起撞上卓东来的剑,他心甘情愿,至死无泪。
他曾经得到了大英雄才有资格拥有的一切好处,声名荣耀、事业富贵、妻儿友人,内心却永不平息。他无法认同自己。处于同样境地,也有人心甘情愿地做享福的傀儡。
卓东来算计一切,却唯独算不到,蝶舞爱上了朱猛。朱猛虽然有缺点,却是个真英雄,蝶舞再不愿被利用,更加不愿意去杀朱猛,不惜自断美腿。
朱猛旁观者清,对照审视自己和蝶舞的关系,反而得到了参悟。卓东来始终没能得到自我,他的寄生游戏启动了就无法停止。他希望把小高捧为另外一个司马超群,小高却拒绝玩这个游戏。要想守住自我,一开始就不要交出去。
只有高渐飞能够杀死卓东来,他精神饱足自主,不需要卓东来。他领略了情为何物,却没有被消磨,对权力名利更是冷感。也许只因为他从山中来,又足够年轻,小高更像是一个美好意象,为光明而造。
古龙在小说末尾写道:“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斗志,都是这样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这段话格外夺人心魄,仅从字面去理解,就太辜负小说了。他已写到英雄无泪的地步,宛如夕阳余晖,天鹅绝唱。
人生一世,遍览武侠,读出热血和情义,温暖和爱,读出人心唯危,道心唯微,都不难。最难的是:自我认同。
得到一切却不能舒展自由意志,所谓的大英雄,竟然不过是回到原处找回自我,竟然要付出如此之高的代价。
古龙的这个故事,本质是“剔骨还肉,重拾自我”。所有来自他人的,都拿走吧,我必须找回自己,才能身心一致不再分裂。
但剔还过程何其沉重悲哀,必然流血牺牲痛苦有泪,置之死地,以求换来自我重生。蝶舞为摆脱卓东来的控制枷锁,不惜自残而亡。
卓东来绝顶人才,偏偏是自己的囚犯,自己没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聪明反被聪明误,死于自己的聪明。
钉鞋、蛮牛这样的小人物,更为悲凉,蛮牛说:“他最受不了那种出卖朋友的小人,他也受不了那种对朋友太够义气的人。”因为这两种人,他都要拿命去拼。生命本身乏善可陈,凭借义气化为光亮,聊以自慰。
这本小说写于古龙晚期,是超越,也是收尾。《英雄无泪》之于古龙,恰似《鹿鼎记》之于金庸,在颠覆中显现真相。悲剧感与英雄气并存,正读鼓舞斗志,反读惨淡淋漓。
英雄远在天边,不如先做一个自我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