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00Here We Are Again来自沈嘉柯
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是震惊的。我震惊于,它用了那么漫长的时间和庞大的力气,只讲了两样最简单的东西。最简单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第一个故事核是沟通。我们拿什么来沟通?我们用语言文字,绘画音乐,舞蹈小说,建筑器物,乃至剧集电影,等等。我们用这所有的东西,来表达我们所想讲的东西。
但是看到的人听到的人却不一定能够懂得表达者的真实意思。我们如何跟物种完全不同,语言文字完全不通的外星人交流?就像我们如何告诉一个盲人,他没见过的一座大教堂长得什么样子?这其实是同一个沟通困境。
卡佛写《大教堂》那篇小说的时候,就力图陈述这个简单的主题。不管主人公怎么说话描述大教堂的美感,盲人还是茫然。最后,主人公抓起盲人的手,手把手拿着笔,在纸上绘画,画出了大教堂的样子。那个盲人,终于在脑海里,“看见”了大教堂的模样。那一刻,盲人近乎被真理启悟一般的欣喜。
语言学家露易丝,第一个用写出human来跟外星人沟通。也第一个写了自己的名字,指着自己的胸口,让外星人明白她在说什么。
就像一个妈妈教她的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一样。指向自己,告诉孩子这是妈妈,指向一块石头,告诉孩子这是石头。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强大的工具,但也是人类最大的障碍。一样东西,只要说出来,就开始产生误解,诞生歧义,各种扭曲,各种联想,自由发挥,离开本意。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几个人站一排,站开头的人说苹果,让中间的人一个一个传话,传到末尾,那个最后听到的人恍然大悟,原来你们是在说屁股啊!
第二个故事核心,是命运。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你会在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如何去选择?
跟外星人沟通的过程当中,露易丝跟另外一个科学家伊恩,有了情感的依赖。露易丝感知到未来,看到了她的女儿汉娜会因为疾病过早去世。而这个女儿,是她跟一起工作的伊恩所结合的爱情礼物。
要不要跟这个科学家伊恩结婚?她选择了结合。要不要一起生下一个孩子?哪怕明知道孩子会病逝,她还是选择了要孩子。
这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在其它的觉察到未来的电影当中,主角们总是选择改变命运,然后引发一连串的波折,发现越改越糟,一发不可收拾。
而这个故事却不一样。露易丝看到了自己悲伤交织美好的未来和命运。还是选择接受顺从这样的命运,并没有做什么挣扎努力去篡改命运,去避开不幸。
露易丝告诉汉娜,什么是“非零和博弈”。露易丝也告诉汉娜,有一天,她把自己能看见未来这个事情,知道会生出患病死去的女儿这件事,告诉了汉娜的爸爸伊恩,所以你的爸爸才会离开。
这感觉特别奇妙,也特别简单。就像我小时候背诵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大以后,我再次行云流水的背诵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而我自己,在小时候已经懂得了这诗句当中的悲伤宿命感,已经懂得了什么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大以后我再次背诵起来,只不过是顺着记忆河流,重温了我必然会重逢的悲欢。
最要命的是,我在小时候,模模糊糊也知道,长大后我会跟这样的感受久别重逢。
就像你是个中国人,从小说中国话,写汉字,这当中走遍世界,周游列国,穿着最西洋的衣服,吃着最西洋的食物,精通外国语言,享用着现代文明。最后爱上了折扇,用毛笔写字。
你只是成为了你自己。你的命运就是你,你就是你的命运。这就是“非零和博弈”。我们来世间,又化为灰烬,并不是死亡全赢了我们全输了的“零和博弈”。我们留下了记忆,诞生了体会过程的一切。所以露易丝才宁愿要这一切体验,选择生老病死,而不是什么都不发生。
如果你能够理解电影的第二个故事核心命运。那么你也就理解了第一个故事核心沟通。你也会理解了,这个故事采用科幻这层皮,是必要的。
如果你理解了问题,那么你也必然理解了答案。如果你理解了“生亦何欢,死亦何哀”?那你也必然会理解了“歌在唱,舞在跳,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
你理解了自己何以是自己,命运何以是命运,那么你就能理解人类的共性,理解了生命本身,从而推倒了语言文字的通天塔,不用道破什么,也能直抵心境。就像露易丝居然理解了外星人。
就像禅宗里的机锋和公案,并没有那么神秘,也没那么复杂。只不过是准确抵达了默契。
就像打双人乒乓球的,用长期共修达到了心照不宣,我发出了这么一个球,就已经知道你会接下来怎么配合我。
就像李莲英用心领神会抵达了慈禧太后,太后看小李子一眼,小李子就知道老佛爷是要吃茶了还是要拉屎了还是要梳头了。
就像《红楼梦》用隐喻抵达了我们,曹雪芹落笔写下“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对应的必然是“怀金悼玉”的结局。林黛玉一定会死去,薛宝钗一定会跟贾宝玉结婚,而贾宝玉必然出家。这故事他还写不写?当然写啊!
我们人类,本来不过是普通动物,不懂语言文字,但透过大脑的神经镜像元,感知同伴传递的信号,是悲伤,还是喜悦,是危险来了,还是猎物到手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人,在古老时代是最高级的职业,是神的代言人。
后来到了普遍性掌握了语言文字的时代,人类又分成了千奇百怪的种族,创造运用的语言文字,有几千上万种。人为制造出了彼此的隔离。
最终,有那么一批读了很多书的家伙,用“意会”这种最高级的沟通方式,代替了容易发生歧义的常用符号表达。比如音乐,就比文字更加直接。
如果你明白了我说的是什么,你也就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说。最终,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只不过世上又多了一个开窍的人。仅此而已。
就像你知道自己来到了这满是傻子的人间,会放声大哭一样。你果然降临世间,也果然放声大哭了。你才有机会知道笑出来是什么滋味。
所谓能看见未来,不过就是剧透。如果你的人生被剧透了,不要紧,继续演下去。这就是属于你我的命运,请你务必稳稳地接住,按照剧本演好自己的戏份。
沈嘉柯: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36本散文小说随笔等作品,畅销数百万册。多年来文字发表于海内外众多大报名刊。蝉联2015年、2016年两届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
《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全国上市,当当独家签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