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故事教育无痕教育 |
分类: 教育故事 |
如何面对一个叫我“猪”的学生
——“教育论坛”故事交流
2005年教师节那天,正在收拾房子,接到武汉来的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是个女的,她叫我肖老师,并且问我记得她吗?我在武汉的学生比较多,我真的记不得是谁。我很真诚地说我听不出来了。
“我是小玲!”
“哦……”
我很吃惊,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她会打电话给我,祝我节日快乐,并要我记住她的电话号码!与感动中,自然地忆起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初教她的时候,她与阿娟是“死党”,由于她觉得我喜欢阿娟而不喜欢她,于是对我极端地仇视,并且与阿娟也关系恶化起来。其实,我觉得阿娟的问题比较大,我对她做的转变工作多一些,只是希望能通过对阿娟的转变,来带动小玲以及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但是小玲不理解我的苦衷,对我相当的恨。
记得每次她看到我总是小声地叫我“猪!”我每次都听到了,但我就当没有听到一样,与她微微一笑,然后离开。说实话,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有时也对她态度比较恶劣一些,但我终于没有与她多计较什么。因为我认为学生对你有看法,你最好不要及时地去做思想工作,这样说教的痕迹非常的明显,效果不会太好,即使表面上学生没有问题了,其实关系更不好做了。我认为一个老师要“知趣”,最好学会看学生的眼色行事。因为当他们开心或者看你顺眼的时候,他们会对你的一切都容易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我因此在一直的等待,在寻找机会……
后来,她与阿娟的关系相当的紧张。我作为旁观者,对她的行为很愤慨,我觉得她太不够意思。记得有一次,班主任要将她赶回家去,阿娟跑来问我,是不是我对小玲有意见,而在班主任那里说坏话。当证实我没有使坏时,阿娟又要我给小玲说情。我当时很为阿娟感动。但是事后不久,学校要将各班的“双差生”组织起来办一个“学习班”,每个班上一个。小玲在班主任面前“进谗言”,极力推荐阿娟。前后的事情,让我不得不站出来指责小玲的不是。好在后来“学习班”没有办成,要不真的会不好处理。
经历了这件事后,小玲似乎也明白了些道理,态度也变得好起来了。记得一次在课堂上,我从她身边走过,她悄悄说了一句话,我微笑着复述给她听。她惊讶于我的听力如此之好!我继续微笑着告诉她,她以往悄悄骂我“猪”,我也都听到了。我静静地看着她,没有一丝的责怪,而她却面有愧色,似乎无地自容。当天,我找小玲谈了一次话。那应该是我与她的第一次谈话。我说出了我对她以往的一些做法的意见,同时也告诉她阿娟对她的好,也说出了我对她的希冀。因为她的基础很好,特别是三门主科,好好学,一定会很出色的。所有的疙瘩都解开了,我们的关系开始了质的转变!
后来,她看我的眼神明显地柔和了,对我的态度也平静了,并且多次的与同学到我家来玩。
记得有些日子总看到她在学校食堂吃饭。我开玩笑地说,你总是不讨你父母的喜欢。他们把你赶出来了,哈哈……她总是微笑着与我招呼,而没有还嘴。我很好奇。后来在她进行体育中考后写的一篇日记里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她每天早晨起来,父母已经去市场了(他父母在市场上买菜),中午回去,有时饭菜还没有做好,只有晚饭时才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她的日记中写到她一个人孤独地走进考场,考了17、5分,还不错,总分只有20分嘛。当她回到家里时,母亲在理菜,她问她妈妈,你知道我们今天干什么了吗。她妈妈说,不知道。她告诉她妈妈,我们进行了体育中考。她妈妈“哦“了一声。接着,她又问她妈妈,你知道我打了多少分吗。她妈妈说,对啊,你打了多少分。她说,我打了17、5分。她妈妈责怪地说,最少也应该打个六七十分吧,真是的。她气愤地对她妈妈说,你知道总分是多少吗。她妈妈说,是多少啊。她气鼓鼓地说,才20分呢。然后,泪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她跑上了楼,扑在床上痛哭起来,为什么妈妈这样不关心自己呢?人家的父母在孩子走进考场的时候,一直陪在身边,多么的体贴啊,可……我从这篇日记中看出了一向如男生般大大咧咧的她也如此脆弱。我对她的关心真的很不够啊,我开始深深地自责起来。
我借给她修改日记为由,又与她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谈话。我告诉她一定要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尽量让父母对你放心。善待自己的父母,他们是爱你的。虽然他们时间很紧,但是我们一定要尽做儿女的孝道。试想,你如果事先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考试,他们也会关心你的。他们很忙,你可以主动与他们交流啊!原来对父母的一肚子气,现在都化成微微一笑了。我想她应该对父母多了一分了解,也应该知道如何去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了。
我虽时常提醒她努力学习。但是她恶习难改,最终没有考上高中,到武汉读中专去了。无论如何,有书读,应该值得庆贺。她告诉我,一切很好,没有时间回来,只能在电话里祝我节日快乐了。于真诚地“谢谢”声中,我挂断了电话,同时心中升腾起一个热切的愿望:愿她一切都好!
是什么让你如此感动?
——《如何面对一个叫我“猪”的学生》续
昨天是端午节(2007年)。
在网上见到了我上届的学生小玲。她要我猜她是谁。其实,一看资料就知道,上面有“玲”还有“茶艺师”的字样。起先,我还以为是另一个叫“林”的学生呢!当我一语答中后,她很高兴。她接着打开视频,与我聊天。
看到了熟悉的面孔,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但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到节假日总是给我短信祝福,还及时将她的电话告诉我,希望与我保持联系。在感动之余,我曾写了一篇文章《小玲的故事》,回忆她与我交往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写出了我与她关系开始转变的经历。文章写的不好,但是我觉得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与她的交往以及我的教育原则。
她比以前变的秀气了,也白了。她告诉我,她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考试了。我希望她好好考。我相信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定是最优秀的。因为她本来就很聪明。
然后,我们又谈到了她的专业——茶艺。她告诉我,她们这个星期刚考完台湾功夫茶艺表演,她的老师说她动作、解说、节奏都掌握的不错,只是和嘉宾交流不够。我告诉她,与嘉宾的交流不够,这与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的!她平时太粗心,对人观察不够,关心更不够,我希望她一定注意。
下面是我与她聊天的一段记录:(“云中”是我,“蓦然回首”是她)
云中10∶04∶00
大大咧咧,像个男生一样,一定要细心,注意小节!
⊙蓦然回首…10∶09∶13
这又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啊
云中10:05:33
还有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因为这对学习茶道的人来说很重要的!茶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互动!
⊙蓦然回首…10∶10∶30
哦
云中10∶06∶55
要让别人看着你舒服,听着你觉得美妙,品着你觉得够味!注意我说的不是茶,而是你!因为在人家面前茶就是你,你就是茶!
⊙蓦然回首…10∶12∶04
我知道了
云中10∶08∶11
做一个有韵味的女人,才能做一个好的茶艺师!
我是不是太罗嗦了,像你妈!哈哈……
⊙蓦然回首…10∶13∶59
我妈妈要有你这样细心就好了啊
接着,我给她看了我写的文章《小玲的故事》。
在她看文章的时候,我也静静地再次读着自己的文字,同时我也默默地看着她的表情。她先是微笑,但后来,我明显看到她哭了,流泪很厉害的!后来的谈话中,她一直有流泪的倾向。我告诉她,我给这篇文章她看,我是想告诉她,要留心生活中的小细节,对于她学习茶道应该很有帮助的。我要她知道,以前那些琐碎的小事,如今看来多么有趣!学会关注生活,学会看嘉宾的表情,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提高自己,就要关注平时!茶道是个精细活,是个文化人玩的东西,得细心,得有文化!我随便说了些我自己对茶道的理解,虽然不专业,但是我想这是一个茶艺师应该具备的。
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我比在学校的时候还要挂念。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社会与就业的压力。但是通过今天的谈话,我对小玲已经放心了。她在学校很受领导与老师的喜欢,老师还专门要她在假期学习古筝呢!
一整个上午,我都在愉悦轻松的感动中度过。下线后,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使小玲如此感动,以至泪流满面呢?
朴素的文字,琐碎的小事,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凡中的感动吧!
记得我的学生汤吉扬因我曾经找他谈过一次话,而激动地说告诉别人,他将永远记得我。因为在他读书期间我是唯一找他谈话的老师!
记得在学校附近村子演皮影戏谢神时,为了让学生休息好,我亲自在学生寝室里睡觉以保证纪律。学生事后激动地回忆起来,他们都说,我是唯一一个在他们寝室里陪着他们睡觉的老师!
还记得,我将自己给阿娟写的四个月的成长记录装订好,亲自签名写上题目“朋友,一路走好!”送给她的时候,她的面部肌肉瞬间的凝固,语无伦次……
还有,在学生们升学到高中后,我去看小军、小露、小颖等同学的时候,他们激动与惊讶的表情……
是我真做的有那么优秀呢,还是我的学生们正需要这些呢,或者说这正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呢?
我不清楚,但我总感得,让学生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享受温情与体验感动,应该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与义务。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竟如此感动?我有些不理解!
小玲说,老师,我与你在网上见面,是我送给你端午的礼物,你开心吗?我怎么不开心呢?其实,她在初五的时候,就已经给我送来了祝福!无论什么原因,我想她的这些举动都令我感动,而我不是也有时也激动得难以平静吗?
人啊,真的需要感动!是什么令你如此感动呢?说不清,但我们分明时时刻刻被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