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之九:“寻宝记”——我拍世博园里的宝物(4)
					
											标签:
																				
                            世博会国宝各国宝贝图片照片作品摄影fotosky张晨曦旅游 | 
					分类: 摄影图文-世博会 | 
下面继续寻找中国省市馆内的宝物
江苏馆的“玉白菜”
江苏馆的“镇馆之宝”是一颗“白菜”,价值上亿的“白菜”!这颗“玉白菜”的原料是一块300公斤的翡翠,长90厘米,宽56厘米,高56厘米,净重达150公斤。
http://s16/middle/4424a03d4903207103ebf&690&690
 
广西馆
 
变形羽人纹累蹲蛙饰铜鼓
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这面铜鼓面径69.5厘米、高46.6厘米,为冷水冲型,于1958年在平南县丹竹公社白竹水库出土。经专家推断,其生产年代应该在距今1400多年的南北朝时期。
鼓面中心雕饰了十二芒太阳纹,作为晕纹的变形羽人纹和变形翔鹭纹清晰可辨。四组雕刻精致的青蛙呈逆时针方向环绕在鼓面边沿,每组青蛙均为一大一小、上下重叠。
http://s1/middle/4424a03d074d1d0908020&690&690
 
广西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座雕像——“珍珠神女”
她头戴的皇冠由228颗南珠、1880枚钻石和18K黄铂金镶嵌而成,堪称“海之皇冠”。皇冠上的珍珠最小的直径6毫米,最大的直径15毫米。
http://s4/middle/4424a03d074d1ce78dba3&690&690
“珍珠神女”手心里的那颗珍珠,直径约有25毫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天然珍珠中最大的一颗,号称“南珠王”。
http://s8/middle/4424a03d4903214236f07&690&690
云南馆
 
恐龙化石
  云南馆的镇馆之宝是两件恐龙化石:巨型禄丰龙化石和许氏禄丰龙化石。他们一小一大,大的是巨型禄丰龙,体长10米、站高4米,生存于早侏罗纪时期;小的是许氏禄丰龙,体长6.4米,站高2.5米,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约2亿年前)至侏罗纪早期。它们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的恐龙谷。
http://s4/middle/4424a03d074d1d0919fb3&690&690
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是战国时期古滇国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得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体现了古滇国时期艺术审美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为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之稀世珍品。
牛虎案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http://s14/middle/4424a03d4903225c0adad&690&690
http://s1/middle/4424a03d4903225bb3860&690&690
山东馆
 
孔子像
  到山东馆问他们有什么镇馆之宝,工作人员说后面有个孔子塑像。我过去一看,显然是新的。不过,不管塑像本身的价值,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无价之宝。所以我还是将他拍了下来。(刚才在网上查了才知道,山东馆内的一个陶缸上的日月山形象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http://s6/middle/4424a03d074d1cd81bfb5&690&690
“日月山”灰陶尊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600年)。
“日月山”符号是中国考古发现最原始的文字。
http://s15/middle/4424a03d4903247d4041e&690&690
甘肃馆
 
莫高窟
甘肃馆里,敦煌莫高窟45窟“现身”。这是甘肃专门请艺术家们按1∶1的比例打造的复原窟。
http://s15/middle/4424a03d074d1cecf63be&690&690
 
马超龙雀
中国旅游标志东汉铜奔马
http://s9/middle/4424a03d490321433f978&690&690
 
山西馆的青铜艺术珍品
 
山西馆的镇馆之宝是青铜艺术珍品“凤鸟尊”。凤鸟尊整体造型为高冠凤鸟形,造型非常生动。据专家介绍,凤鸟尊的造型在中国同期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因而使其成为了中国青铜艺术的珍品。
  凤鸟作回首站立状,头上有一高冠,嘴上后部有两个月牙形鼻孔,圆眼、钩形眉。两翼上卷,尾部一只大象探出脑袋,长长的鼻子向内卷起,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凤鸟的稳定性。身上饰有羽毛纹及云雷纹,两翅和两足饰卷云纹。背上有盖,盖上有一鸟形捉纽。
http://s12/middle/4424a03d4903210aecd4b&690&690
匏壶(春秋)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贮酒器。春秋晚期贵族随葬礼器的组成部分。盖作一昂首长嘶的鸟形。鸟脑后有冠,双眼圆瞪,钩形尖啄大张,伸颈伏身,腹中空,与鸟喙相通,短尾,利爪之下各抓一蛇。蛇张口瞪目,盘绕扭动。壶盖下有子母口与壶口相衔接。壶身斜直口微侈,束颈修长而向一侧倾斜,溜肩,垂腹,平底,下接矮圈足。肩腹部附一虎形捉手,虎昂首卷尾,长身拱曲。此器造型简洁生动,制作十分精致。系罕见的青铜瑰宝。
http://s5/middle/4424a03d4903210bfe514&690&690
 
雁鱼铜灯(西汉)
  灯长34.5厘米,高53厘米,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首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鱼腹为灯罩,雁颈为导烟管,盛有水的雁腹是销烟装置,内部中空且相通。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口沿套合,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左右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照度。雁鱼灯将实用功能、优美造型与科学的环保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汉代人的全新发明。
http://s2/middle/4424a03d074d1ce777641&690&690
鸟盖人足盂(西周)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器形体偏圆,鸟盖、熊链,龙流,兽鉡,半蹲裸人足,造型别致,构思奇特,极富艺术想象力。
http://s13/middle/4424a03d49032109db78c&690&690
 
龙形觥(商)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出土。
  它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用来散气。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整体如一停泊的龙舟,造型独特,独具风采。
http://s5/middle/4424a03d49032109aadb4&690&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