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2023-06-09 06:11:13)
标签:

池州

旅游三十年

1978/2008

非虚构系列

分类: 老屋原创作品

1.旅 游 兴 市 三 十 年(1978——2008/老屋)

 作者:老屋《旅 年》(2008.9.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池州旅游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池州撤地建市以来,池州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成了从事业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的重大转变。境内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景点共300多处,其中有国家5A级旅游区九华山、国家4A级旅游区大王洞、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级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池州城区的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齐山森林文化公园、清溪河人文生态休闲区和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建区之初的1988年,地委、行署用“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的思路,引导全区上下从“山”路寻财,从“水”路求富。1989年,地委、行署就提出了“稳农强工、活商兴游”的发展思路。1990年,地委、行署作出“打好九华牌、开拓皖江路,做好池州开发开放大文章”的决策。在此期间,地区行署多次抽调专门人员到旅游资源实地进行调查、勘察,组织编写了《池州地区旅游资源》、《池州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初稿,为全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1992年,再次提出“打九华牌”,按照“佛教文化繁荣,旅游产业兴旺,池州经济振兴”三位一体的思路,以九华山为龙头,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把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风景名胜区,使池州成为美丽的生态大花园,最终形成全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十五”之初,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池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把九华山建设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世界级旅游胜地,把池州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2000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旅游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后,我市积极响应,于200210月聘请同济大学编制《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于2004年初通过评审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各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修改稿)》也先后完成并实施,各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如《九华山风景区柯村新区总体规划》、《花台景区开发规划》、《九华山柯村景区详规》、《齐山—平天湖城市景观区总体规划》、《牯牛降生态旅游规划》、《大王洞修建性详规》、《石台仙寓山旅游开发规划》、《秋浦河旅游开发规划》、《霄坑大峡谷开发规划》等先后通过评审。

20043月正式启动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申报工程。2005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74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制定了《池州市“十一五”旅游产业振兴规划》和《2007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塑造“生态池州、佛国九华”的旅游主体形象,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重点建设好“一座旅游中心城,一个世界级风景区,三大旅游带,四大旅游板块,九大重点景区”的“11349”旅游目的地体系,确立“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佛教朝圣与文化体验为龙头,生态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现代旅游功能,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把九华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国际性佛教道场,把池州打造成为皖江首选、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确立九华山风景区龙头地位的同时,基本完成大九华圣境、秋浦仙境、牯牛降生态、尧舜胜境四大旅游板块的建设。实行四大旅游板块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池州的优美风物和人文资源,也适合于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游客需求。大九华圣境——发挥九华山的带动作用,整合九子岩将军湖旅游景区、青阳南部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形成宗教旅游、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中转和接待、旅游商品集散等为一体的板块。秋浦仙境——开辟了秋浦河、清溪河、大王洞、霄坑等自然山水风光游,并挖掘出傩文化、诗文化、杏花村文化等旅游内涵,将其建成千载诗人地的诗文化旅游中心、度假休闲基地和民俗旅游基地。牯牛降生态——以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台溶洞群、仙寓山、富硒村等为基础,建成集生态观光、回归自然、科学探险、休闲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板块。尧舜胜境——依托历山尧舜文化、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流古文化等景区景点,打造圣贤朝拜、升金湖观鸟与科考、温泉度假等旅游基地。以九华山为龙头,形成山上山下功能分明、山里山外联动发展、国内国际市场兴旺、硬件软件完善配套的“一城四板块”大旅游格局。 

 1979年,刚刚对外开放的九华山接待境内外游客10万人次,境外游客73人次,旅游总收入18万元。2007年,九华山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1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2007年,池州全市共接待游客733万人次,境外游客8.6万人次,旅游收入58.2亿元。即使在灾难频仍的今年,中国旅游业饱受冲击,池州旅游却逆势飞扬2008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8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2% 三十年来,仅九华山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就增长了20倍,旅游收入更是翻了10000倍。全市(区)旅游产业由改革开放后的前10863.8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87万人次),7.84亿元的旅游总收人,发展到今天的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30亿元的奋斗目标。目前,池州拥有国际、国内旅行社46家;导游千余人;旅游星级宾馆30多家;地面缆车和架空索道3处;拥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宾馆、招待所400余家;还有分布在各景区,充满农家特色的农家乐饭店500余家;全市日接待能力可达15万人。

2000年池州立市后,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旅游兴市的战略部署。2001年,九华山管委会成立后,加快二次开发、二次创业进程,管理机构陆续搬迁下山,景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0010月和12月分别成立的九华山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投资管理,为九华山的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6年,池州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童怀伟书记为组长,市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九华山旅游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坚持每月调度,实施重点突破。三十年来,我们的经验和做法是,根据市内旅游资源,坚持从多个方面进行宣传促销:

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手段,加大对外促销力度。

在巩固东南亚及港澳台佛教市场的同时,尤其注重韩国、日本市场,拓展北美、欧洲市场。池州中旅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改变了以往客源市场的格局。 积极参加省里组团到境外宣传池州九华山,先后三批派员参加省国旅、中旅赴新、马、泰三国和香港宣传促销;是年,九华山的佛教徒还到新加坡、印度、尼泊尔等国进行了访问。

根据区内大量的文物古迹,整体推销池州旅游资源,出境促销,量大面广。为期6个月的九华山文物巡回展于917日在韩国汉城国立民俗博物馆正式展出,继之在大丘、釜山、庆州等地巡回展出,参观者达50万人次。韩国的《中央日报》、《韩国日报》、《文化日报》和大丘市KBS放映公社(韩国广播电视总局)等新闻媒体对文物展进行了广泛宣传,使绝大多数韩国人知道了金乔觉是韩国的王族近亲。 

利用我们在上海、厦门等地招商会的形式,散发宣传品,介绍池州的旅游资源。编印了《池州地区旅游经贸图》散发给国内外游客与此同时,又积极筹划编印《池州》大型宣传画册。大型摄影画册《九华山》由世界语出版社用中、英、日、韩四国文字三种版本出版。 

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知名人士来九华山的影响,就地开展宣传,利用区内丰富的山水洞旅游资源整体对外促销,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和与安徽省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池州风光》旅游片及其解说词的撰写工作,参与了《安徽省旅游景点导游词·池州篇》的编写工作,完成了旅游志池州部分初稿。

二是利用定型的“李白游踪之旅”、“池州山、水、洞探幽之旅”等旅游线路,广泛招徕国内外客源。

1997年,利用香港回归祖国的契机,提出“世界著名佛教胜地—九华山欢迎您”的口号,并组织九华山中旅参加了在日本和香港举办的“中国旅游博览会”。编摄的大型画册《池州》正式出版。此外,九华山管理处近几年来也加大了宣传力度,组织拍摄了《九华山传奇》、《莲花佛国九华山》、《九华山人过年》等十多部电视宣传片,组织发行了九华山邮票纪念册,从1996年元月份起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每天播放九华山天气预报。《池州风光》、《九华山导游》、《池州揽胜》等书的出版,也极大地提高了池州、九华山的知名度

三是到长春、哈尔滨、烟台、威海和华东等地有重点的寻求合作;极推进区域合作,联手促销,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境内宣传促销方面:先后组织参加了上海、杭州、大连、南京、成都、昆明、海南、武汉、济南、桂林、东北等地的旅游交易会,每年都在上海、杭州、宁波、南京、武汉、合肥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推介活动。在此基础上还积极邀请各地旅行商和媒体记者来我市观光踩线。先后邀请了海内外近三千名旅行商和媒体记者来我市九华山及其它景区实地考察。同时认真办好节庆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池州的知名度。200111月,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合作论坛,20047月在平天湖又成功举办了“池州·九华山杯”2004年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九华山管委会认真办好每年一度的九华山庙会,石台县人民政府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安徽·石台茶叶节”,东至县于2007年首次举办“东至菊花节”并大获成功。

在境外宣传促销方面:我市先后三次组团赴韩国开展推介活动,两次组团赴泰国参加旅游推介。邀请了泰国旅游协会主席、韩国亲善团及台湾、香港、澳门旅行商来池州(九华山)考察访问。同时每年都组织池州代表团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通过努力,与维多利亚游轮公司建立了正常的业务联系,池州旅游口岸是该公司在皖江唯一的旅游定点码头,并且通过旅游口岸来我市旅游的游客每年都大幅增加。

在区域合作方面:进一步开拓周边旅游市场,合作区域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不断充实。在加强与黄山市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先后与全国72个旅游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加入南京区域19城市旅游经济协作区、合肥周边城市旅游网、闽浙皖赣“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两湖(千岛湖、鄱阳湖)·一镇(景德镇)”黄金旅游经济圈。200312月,池州市党政代表团访问黄山市,访问期间,池州市人民政府与黄山市人民政府签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旅游合作与交流的协议》。200410月,我市应邀参加在黄山市举行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会上,我市正式被吸收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联盟成员,为我市旅游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媒体宣传方面:多次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来池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摄制并播放了旅游专题片——《美丽的池州九华山》、《华夏文明》、《搜寻天下》等。同时在本市新闻媒体《池州日报》、池州电视台、池州广播电台开辟旅游专栏,大力营造全社会“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氛围。

通联:池州市委大楼8楼市地方志办公室  张忠2008.9.1

(老屋张忠;2023.6.7上传;安庆得烟楼)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老屋张忠《池州旅游三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