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从业讲义
标签:
地方史志编纂指要 |
分类: 文书档案故纸堆 |
——史志编纂(执笔)指要
《地方(行业条块)史、志、记三类文体编纂(执笔)指要》
张忠上传
按:本次上传的地方性“史”、“志”、“记”指要,分方志学目录概略、大事记编写体例业务指导和史、志、记典型案列(安庆和池州两地的三类文体具体样板),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和喜好,予以搜索、参阅。全文约4900字。
上传者从业简介:张忠,笔名和网名:老屋、老屋张忠、得烟楼......。曾经参与一些行业志和地方史志编撰、审稿工作:《东至县水产志》主编兼执笔、《东至县志》“渔业”撰稿人、《东至县土地志》特约编辑、《池州市烟草志》审稿(之一)、《石台县志》审稿(之一)、池州市地方志聘任编辑、《安徽省志大纲*池州卷纲要》执笔、池州市30多个处级单位(县、局)上报的“池州复建三十年”材料汇总、整理,精写后发布在当地报刊上。在池期间,接受派遣,与俞发明副主任一同赴省参与“方志编纂培训班”接受专业培训;早先,在安徽省政府大院档案楼、安徽省公安厅档案处、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和近代档案材料处,手工调阅原始档案材料;参与多部古、今地方志书的解读、前期资料搜集、校勘、整理等。
(老屋张忠;2022.11.28上传于安庆得烟楼)
第一类:方志学目录概略(供搜索备案)
方志学基础理论概述目录
一、方志简史/102
二、方志性质/112
三、方志特征/ 117
四、方志功能/ 131
五、方志文体文风/138
方志编纂的基本规则……
一、遵守疆界/151
二、确立时限/ 154
三、横排门类/157
四、重在记述/159
五、执简驭繁/160
六、详今略古/163
七、生不立传/164
八、实事求是/166
志书编纂总体设计
一、編纂方案/172
二、体裁凡例/177
三、框架结构/181
四、分类原则/186
五、条目设置/192
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运用
一、资料的重要性/ 200
二、资料的科学性/201
三、资料的范围和种类/ 205
四、如何收集资料/208
五、资料整理/ 212
六、资料的运用/ 218
志书编纂方法……(略)
第二类:大事记编写体例业务指导
(一)大事记编写体例
大事记编写选用何种体例,关系到大事记的结构和质量。首届修志已出现过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编年体,严格按年月日记事,但记事往往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贯通;第二种是分类编年体,按时间记述,但把事件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专题;第三种是纪事本末体,是编年与记事本末相结合。
通过编写大事记的实践,一般认为,大事记编写体例宜采用以编年体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的编写方法。其优点:以编年体为主,也就是按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逐年编写,不违背志书大事记的基本要求,清晰体现历史发展脉络。结合记事本末体,可以在不违背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的前提下,对一些一次性事件(如某项工程等)采用集中编写的方法,使事件不零乱,保持事件的完整性。
(二)大事记收录的标准和范围
1.收录标准。确定大事记的收录标准和范围,是编好大事记的关键。所谓大事,是指某一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必须是事件的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不管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都应算大事。但是,大事的概念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应以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为转移,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大事标准也就不同。我们在选择大事时,应“因志而宜、因事而宜、因时而宜”。
2.收录范围。大事记记载的内容超越时间下限的不记,超越地域范围的不记,不要“越界”、“涉外”。对于内容记载,一些修志行家比较推崇李少先在《方志编纂知识》中提出的六个
“要记”。这六个“要记”是:第一,特别重大的事件要记;第二,重要变革的事件要记;第三,不平常的事件要记;第四,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一定很大)要记;第五,为后人所效法、有教育意义的要记;第六,后人引以为戒的事件要记。如果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六个要记,一个地区凡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历史价值的事件,基本可包罗无遗了。
(三)编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1.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选择大事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政治观点正确,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是选择大事的指导思想。
2.严格选择,突出大事。大事记不是“流水账”似的记事本,所记载的必须是大事、要事,而不是琐事、凡事。既要取材广泛,前后贯通,又要防止事无大小,逢事即记,而将真正的大事湮没在常事之中。
3.取材要全面,避免遗漏。编写大事记前要充分占有资料,对确定入选的资料要充分确认、排比。大事记要反映各部门、各战线、各行业的大事、要事、新事,所以必须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大事,不能“东拼西凑”,既要有条条、块块上的情况,又要有点上的情况,如果缺少某一行业、部门的情况,即会缺项断限,就会与实际面貌不符,导致大事的遗漏。
4.记述上的要求。
(1)详略得当,上届修志时已记的大事、要事本届不予重复,但为了避免旧方志大事记记得简到类似于目录索引,无任何情节变化的缺点,本届修志在大事记编写时志详则略记,志缺则详记,对于未设专门章节的那些内容,可适当详记。宜粗者叙其大概,宜细者记明时间、地点、原因、情节演变、结果等。但过分强调情节生动,造成大事记的冗长、琐碎也是不可取的。
(2)记事简明扼要。语言要精炼。志书要求语言文字十分精炼,同时又要使人读得懂,真正做到文约事丰,言简意赅。一般不要解释原因,也不要阐述事情的经过。
(3)互不矛盾。这是要求大事记内容不能与志书正文内容相矛盾,应保持一致。同时,大事记本身内容前后也不能矛盾。
5.要合理设计大事记的编写步骤。大事记是一方之简史,工作量较大。根据我们的体会,在编写时一般宜在志书成稿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先编成资料汇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补缺纠讹。然后在资料汇编意见稿上进行筛选和正式编写大事记初稿。如果按这两步走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缺漏,质量也有一定保证。
第三类:史、志、记典型案列
“史类”:
《中国共产党安庆历史》编纂指要(执笔:程三乐)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叙安庆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力求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二、上限自
×年
×月,下限至
×
三、《中国共产党安庆历史日志》部分,采用日志的形式,按日期、月份、年代为排序原则分条记述。有些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体例。个别日期没有内容的,用本月发生的大事填补。
四、附录——《中共安庆历史大事记索引》部分,采取编年体体例,按照时间顺序记述。
五、本书所涉及的有关国民经济等统计数字,均采用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在有关会议或文件中出现的数据,由于提供的时间和统计口径的差异等原因,可能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不尽一致,本书仍保留了会议或文件的原貌。
六、依时立事,凡日期不详的,附于月末;凡月份不详的,附于年末;凡年份不详的,则不记。月初的,在 9 日后记;上旬的,在 10日后记;中旬的,在 20 日后记;下旬的,在 31 日(月小的在 30 日)后记;同一天发生的事,均用“”分条记述。春的,在 3 月后记;夏的,在6 月后记;秋的,在 9 月后记;冬的,在12 月后记。
七、数字书写用阿拉伯数字,但习惯用法、词汇、成语、专门名称和具有表述性的语言中的数字则用汉字。
“记类”:
巜安庆……大事记》编纂指要(执笔:程三乐)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安庆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实,力求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二、上限自 X年 x月 日,下限至 年 月日。
三、以 年月所辖的行政区划为限。凡新中国成立后划出的,均不记述。
四,采取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以编年体为主的编写体例,按年代、月份、日期为排序原则分条记述。
五、本书所涉及有关国民经济等统计数字,均采用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在有关会议或文件中出现的数据,由于提供的时间和统计口径的差异等原因,往往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不尽一致,本书仍保留了会议或文件的原貌。
六、依时立事,凡日不详的,附于月末;凡月不详的,附于年末;凡年不详的,则不记。
同一天发生的事,均用“”分条记述。
七、数字书写用阿拉伯数字,但习惯用法、词汇、成语、专门名称和具有表述性的语言
中的数字则用汉字。
“志类”:
《池州市志》编纂指要(执笔:李剑军)
一、《池州市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求实存真、确保质量的编纂原则,运用并创新现代志书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池州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
二、《池州市志》是统贯古今的通志体志书。上限不限,记事尽量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原则上断于 2012 年年底。
三、《池州市志》以 2000 年 6 月池州市建立时的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为保留历史全貌,对曾属池州市而后划出的区域内的史实,择要记述,一般只记其划入至划出池州时段内的。为交待背景,比较差异,反映池州市经济、文化辐射力及与外地联系,间或录入外地有关史实信息。
四、《池州市志》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共采用述、记、志、考、传、图、表、录 8种体裁:前置总述略述全貌;继列大事记纵贯古今;各专志“横分门类,纵述始末”,记述池州自然社会各类事物;由于池州旧志中郡前及建郡史记述多有讹误淆乱,不加考证不能使读者信服,故间有专门的考据段落夹置其中;为增强其内容的直观性和节约文字,适度载有图片和插入表格;附录收录当地重要文献资料,叙述修志始末和领导协调机构和本志编撰人员名单等。以志为主。
五、大事记记载发生在池州市境内的大事、要事和有起点意义的新事。采取编年体、纪事本末体、阶段记事体相结合的顺时记事方法。古代按朝代分段,进入现当代,为查阅方便,按年份进入目录。
六、各专志按横分门类的办法,分篇、章、节、条目、子目五个层次。篇、章、节的序码和标题居中,视需要设无标题小序,以增强专志的整体性,反映历史的延续性;条目标题用“(一)(二)(三)……”标序号,左空兩字,加粗黑字,正文另起。子目标题用正文楷体字标识,左空两字,右与正文空一字。个别特殊事物结构复杂,子目下或设文中暗目,用加粗宋体字标识。
七、图片包括行政区划图、主城区图、地形图、反映池州名山秀水及各行各业成就进步的彩色图片等,置于第一册卷首。全书图片统一编号与正文有联系的,在正文注明互见。与正文关系密切的图,则插入篇末。
八、表格包括各种文字、数量表格和坐标示意图表,随文插入。表格一般包括表题、表体、说明三个部分。表题一般由时间、范围和主体内容组成,居中排列。
数据表格左侧上方标明表的序码(全志统一编码)。数量表格右侧标明表的计量单
位、左右开口,文字表格采用封闭式。表格不设“备注”栏,需要说明情况的在表
下加注,要求簡明精当。分页续表要有表头,不重复表题,在表左上角加“续表”
三字,续表超过1页的,再括注汉字序数。
九、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凡入传(介)者不分职级,均为已故有影响
的人物、先分为“人格神灵"“征旅游寓”(即外籍人物在池州)“本籍出生”“本
地官员”“進士僧尼”“革命先烈”的6类,除僧尼以戒腊先后排序外,每一类中一
般以生年为序排列,但遇父子兄弟都为入志人物,则尽量排列在一起,则为子为弟
者,随其尊长提前排列。有的历史人物旧史志中留有的资料少,成传困难,并非其
人不够立传,故亦不分传记、简介,传介混排。各专志中或采用以事系人的方法,
反映某些人物的事迹、功绩、科研和艺术创作等活动。
十、《池州市志》其他内容处理和行文形式,概遵从国家有关部门和上级方志
机构的法令、条例、规定等所示规范。
十一、《池州市志》资料信息源于文献、档案、报刊、专著和口碑,不一一注
明出处。但涉及本轮修志对历代旧志的历史结论、尤其是郡前史的有关结论所作考
订,为说服读者,方便进一步研讨,都尽量在页下作注。有的地方在页下注中适当
补充说明,此类似旧志文中夹注的作用,以节简正文。专志内已记述的事物,在志
书下限后至出版前才有的结局和重复变化,也在页下注中交待。
十二、本志世纪序数用汉字数字标识,从汉语读数法。每 10 年一年代的序数,
用阿拉伯数字“00”至“90”标识,依次读作“零零年代”至“九零年代”,从汉
语写数法。
(老屋张忠;2022.11.28上传于安庆得烟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