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醒着的梦呓——凡夫妄说义

(2022-11-19 23:02:46)
标签:

道德

仁义

仁厚

分类: 醒着的梦呓

醒着的梦呓——凡夫妄说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字的意义和用法非常广泛,但其中最核心的则是指 指按照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合乎伦理道德的、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人际关系或感情联系。

而此期间,与“仁”结合最紧的是“义”。“仁义礼智”共同构筑了伦理道德的根本。其间“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义”是从“仁”的品德出发所遵循的办事原则。

孔子讲“义”,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讲“杀身以成仁,孟子讲“舍生而取义”。孔子的侧重点在“仁”,孟子则将“仁”与“义”广泛地联系起来,共同成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仁”是人的精神品德,“义”是人的行为准则。“义”,其本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行为不轨,不合道义,违背伦理,无视道德,必被社会所不齿,其被古代刑律列为“十恶”之一。正如《左传·隐公元年》中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论治国治世,循道,立德,据仁,施义,方为根本。正如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真如是:

 

髙踞公门,言行举止,恒常大道持心底。

德尊仁厚义为精,行当守正真王气。

 

鸟噪鸦啼,浑昏乱世,民生民苦千般累。

坐堂更应解寒凉,且留仁义几分地。

——踏莎行·凡夫妄说义

 醒着的梦呓——凡夫妄说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