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掠影”呢?
承德是一座美丽的山城,著名的旅游城市。清代康乾年间,承德是朝廷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有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磬槌峰、双塔山……要想仔仔细细好好看看,恐怕不住个仨月俩月是不行的。
我们在塞罕坝看了森林玩了草原,便临时改变计划,从内蒙古境内的红山军马场返回到承德。这样,一来可以弥补不到承德的遗憾,特别是孩子们都愿意到承德玩一玩;二来能够把返程分为两段,减轻我们长途驾车的劳累。
我们分配给承德的时间只有一天,只能浮光掠影了。
8月3日上午,看看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下午到避暑山庄游玩。由于恰当地借助了导游的帮助,一家人玩得还是很开心。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小布达拉宫即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之北,须弥宗成之庙以西,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占地22万平方米。由于它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建成的藏式寺庙,所以,俗称“小布达拉宫”。此庙动工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竣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庙中大小建筑60余处,殿阁楼亭,房舍塔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庄严凝重,巍峨壮观。
班禅行宫即须弥福寿之庙。此庙系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西藏日喀则扎布伦布寺修建,供六世班禅居住、讲经之用,故有“班禅行宫”一名。它位于避暑山庄之北,小布达拉宫以东的狮子沟北山坡上,占地3.79万平方米。“须弥福寿”是“扎布伦布”的汉译。“扎布”意为福寿(吉祥);“伦布”是“须弥(山)”。“扎布伦布”意为“多福多寿如意吉祥的须弥山”。班禅行宫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小布达拉宫庄严肃穆,令人起敬。
雨中的小布达拉宫。
小布达拉宫金顶。当年,这个金顶足足用了14000两黄金呢!
班禅行宫一角。
班禅行宫壮丽异常。
到了避暑山庄,一般都是先游湖区。多数游客则是仅游湖区而已。
金山亭,仿镇江金山寺亭而建。
烟雨楼。这是皇上观赏雨景的地方。电视剧《还珠格格》曾把它改作“漱芳斋”。
文津阁是朝廷的藏书楼。当年,《四库全书》便藏于此处。
游客行至文津阁,一定要看看水中的月亮。
看见没——图片中央是不是有一湾月牙儿?那是从假山的空洞映射而来的。
万树园。这是皇家养马和骑射的地方。

水心榭。
大人乘船,孩子驾驶,各得其乐。
其实,山区占了避暑山庄的绝大部分。山上风景更美,却被多数游客忽略了。
避暑山庄制高点——四面云山亭。
从山上俯瞰小布达拉宫。
鸟瞰班禅行宫。
山上的景致是不是很不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