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絮语(3)
(2009-07-17 12:30:25)
标签:
絮语鞭子大闺女好脸土政策藁城 |
分类: 杂谈类 |
老友吴先生读了我的《酒场絮语》,邀我去看看他的《酒俗各异》。他主要讲了他的故乡石家庄市无极县及其第二故乡藁城市的酒场风俗。不是说吴先生写的不新鲜,因为离得近,都领教过,所以,略知一二。现讲给各位一听,姑且认为是吴先生告您的就是了,别说是我讲的。
无极人是真能喝。没听说吗,一人到酒馆要了四两酒,连座都不找,一仰脖儿下去,扬长而去。邻桌的客人说了:甭问——无极的。那位刚走,又进来一位,手里拿着鞭子,要了半斤,一饮而尽,出门追上他的牛车,照牛屁股打一鞭子,一溜烟儿远去了。又有人说了:“这才是无极的呢!”
藁城人不然,特色是突出一个“劝”字。主人来给你敬酒,你不喝,自然要说恭敬话劝你喝。你再不喝,他便把酒杯举过头跪在你面前。你要是还不喝,他就叫他爸妈来给你跪下。都到这份儿上了,您还不喝,那你还是人吗?要是东家父母都不在了,他就把全村乡亲都请来,老少爷们,大闺女小媳妇,轮流给你跪着,看你喝不喝!
藁城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来了客人不醉倒,说明藁城人不热情,没脸见人!
那位问:藁城人那么那能喝酒,会不会得肝病的多呢?一点都不。没看明白吗,藁城人也是过去穷怕了。“朋友来了有好就”吗,让客人喝好,自己舍不得喝呀。就他头顶上那杯酒,最后还得让客人喝了呢。会过呀,好脸儿啊……
我的老家正定的风俗是“先喝为敬”。要敬人家酒,自己必须先表现出诚心,客人则可随意,不让人家为难。遇到那种死活不喝的主儿,常常是客人没喝多少,主人一边儿躺着去了……
邯郸人敬酒又一样。他说敬你三杯,前两杯他只举不喝,光你喝。第三杯,他才陪你一起喝下。有一次我说,你们这不叫规矩。如果你说敬我八杯,那就意味着我喝八杯,你才喝一杯?人家说,对。我们是小地方,土政策。您就入乡随俗吧……
朋友,远处的不说了。有空来体验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