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木因火趣联一则

(2009-07-14 10:56:25)
标签:

樵夫

趣联

举子

上联

大妈

古时候,有一位晋京赶考的举子走到三岔路口,一时不知何去何从。踌躇间,来了一位樵夫。书生向前施礼问路。樵夫放下柴担笑曰:“我这里有一上联。公子若对出下联,我便告诉你晋京之路。”举子听罢心中暗喜:我本文人,还能被一个樵夫难住?便欣然答应。于是,樵夫指着自己那担柴出了上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

书生没想到,樵夫的对子竟有如此的难度。这个上联中,“此”“木”相叠,组成一个“柴”字。后三字,字面上说明每座山中都有柴,更妙在于“山”“山”相叠组成一个“出”字。这可难住了赶考的举子。他搜肠刮肚挖空心思也对不上来。

樵夫见状道:“公子赶考事大,不能耽搁。不如先行晋京,回来再对不迟。”于是书生按照樵夫所指的道路去了……

至于书生晋京应试得中与否,我们不去表他。单说这举子从京城归来路过这里时,他的下联还没有对出来呢!当天,他住在一家小店里,又冥思苦想了一天,仍然未果。不觉天色已晚,店家大妈开始点火烧晚饭了。大妈见他在门外踱来踱去,满脸愁容,便问原由。书生也不隐瞒,说了应对之事。

大妈一听,哈哈大笑,用脚向灶中踢了一堆柴禾道:“这有何难,‘因火成烟夕夕多’呀!”书生听了,目瞪口呆,又是敬佩,又是羞愧。真是妙极了:“因”“火”相连,正是一个“烟”字;“夕”“夕”叠加,乃是一个“多”字。且百姓做饭,夕夕如此,可谓多矣……

虽说此联在声韵上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况且村妇樵夫,能有这等才气,实属难能可贵,已经够书生自愧不如、无地自容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苏东坡课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