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人生

(2008-04-10 08:35:51)
标签:

感动瞬间

豫剧

生活记录

艰辛生活

随笔/感悟

杂谈

台前幕后

大篷车

谋生

分类: 社会/生活/评论

豫剧人生

姊妹松   撰文/摄影

DSC_0335.jpg

              巾帼英雄   相机:D200   镜头:VR70-200/2.8

                         光圈: F2.8   快门:1/500秒

 据说,农历的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所以,在很多的乡村,都要举办庙会。今年农历三月三,在夏张的无梁殿南的青龙山北坡,当地有关部门就组织举办了庙会。笔者有幸受摄友的邀请到青龙山庙会采风,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DSC_0335.jpg

               老戏迷  相机:D200    镜头:VR70-200/2.8

 庙会上,有一个被组织者邀请到的豫剧团,演出的无非是《打金枝》、《穆桂英挂帅》等传统的喜庆的剧目,但是,我并没有把拍摄的主要精力放在前台,而是了解和拍摄了演员们的后台和他们的演出、生活情况,让人颇生感慨。

 这个小剧团挂的名称是郑州豫剧二团,从他们的演出道具看,是一个正规剧团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们一个家庭剧团。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亲戚关系。带着孩子,带着所有的生活用品,开着一辆用卡车改装的大篷车,一年四季在河南、山东、河北和江苏等省流动演出。

 通过和演员交谈得知,他们的演出费是每场一千元,一般一天演出一场,有时遇到大型的活动,一天可以演到四场。剧团有个团长即老板,演出费由他收取,演员们按角色和演出场次拿工资。

 整个剧团的人包括演员、琴师和勤杂人员都住在那辆经过改装的大篷车里,应当说是很艰苦的,剧团里还有几个小孩子,最小的只有四个月大,但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养家,就必须带着孩子随团奔波。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家,回答是:割麦。前台在唱着豫剧的高腔,锣鼓喧天,乐器奏鸣,而后台的四个月大的孩子却在化装台上熟睡。看到这一幕,有一点儿辛酸,使我想到了一句歌词: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忙;为了生活,我们来去匆匆……。

DSC_0335.jpg

              戏剧人生  相机:D200  镜头:17-35/2.8

 演员们问我能不能给他们几张照片,我很痛快的答应了,在和他们相处的两个小时里,我既看到了快乐,也看到了辛酸。为了谋生,他们远离家乡,四处奔波,同时,他们又为广大的农民兄弟送来了特别受欢迎的传统豫剧节目。他们苦中作乐,每当他们回到后台,不管卸不卸装,都要抱起孩子逗弄一番。当我把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笑眯眯的配合拍照,有时还会表演花脸演员大怒时的叫声,看到他们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样子,我暗暗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有更多的演出,祝福他们有更多的收入,祝福他们有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DSC_0335.jpg

                      孩子四个月了!  相机:尼康D200 镜头:VR70-200

DSC_0335.jpgDSC_0335.jpgDSC_0335.jpgDSC_033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